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王春燕报道:疫情时间道路封闭,食物的来源成了偏远山村群众的一个大难题,然而在安源区青山镇高枧村却因为一个友邻共享菜摊让难题迎刃而解。在该村第一书记许世国的号召下,老党员纷纷带头捐蔬菜,村民们将自己家里的腊肉、腊肠、鸡蛋拿出来共享交换,友邻为这场疫情传递了别样的温暖。
高枧村的友邻文化要从2018年村里来了一个较真的驻村第一书记说起。从安源区民政局到高枧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许世国上任第一天便从五保户到贫困户,再到一般村民进行逐一走访,白天走访,晚上总结,用三天的时间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青山镇最落后的村”“没有项目”“村集体经营收入为零”………每一个都是难题,但在走访过程中许世国惊喜发现村里的村民、党员都非常团结,而且擅长盆栽技术,到了晚上村民们都喜欢聚在一起喝茶,商量改善村组道路环境,节假日还会组织老弱病残的老人一起吃饭。面对高枧村的现状,许世国带领村“两委”班子做产业、跑项目,在村里成立了友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友邻盆栽合作社、友邻夜课书法班,凝聚全民力量,友邻文化成为高枧村的发展动力,从零开始的落后村一步一步蜕变成全区美丽乡村示范点。
此次疫情期间高枧村的友邻文化再一次发挥大作用,大年初一接到疫情通知的许世国,连夜从距离高枧村30多公里的上栗老家赶回驻点村。在回村的路上许世国边开车边想:“春节期间人流量大,防控任务重,志愿者需求多要怎么解决”,连夜召开村“两委”会,在党员和村组长微信群一号召,短短半小时就有30多人报名。“我今年党龄有50年了,我是党员我先上”老党员谢国文第一时间报名,“我是90后体力好,我也要报名”村民刘德萍接着报名。第二天一大早通过开会分工,穿着整齐志愿者服装的村民奔赴各自岗位,拿着体温枪值守路口、手持小喇叭发放宣传单打响了乡村防疫保卫战。
“宣传标语不够,广告店都没有开门,我们友邻书法班的学员写了书法宣传标语为疫情贡献一份力量”许世国和友邻书法班老师刘庚伟将300余条横幅交给了全镇各个值守路口的志愿者,书法防疫标语张贴在全镇大街小巷,让全镇群众的防疫意识越来越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友邻更有情,在疫情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高枧村民在第一书记许世国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互助互爱、捐资捐物,连续值守不退一线的老党员,在寒冷的夜里抢着值守的贫困户,都在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成为基层最牢固的群众防控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