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左宝逊报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谈“疫”色变。有那样一群人,他们身穿隔离衣,背着消杀桶,义无反顾地“逆行”在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他们用消杀桶和喷雾枪,为辖区内的人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他们就是上栗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消杀组的“神枪手”们。
1月16日,疫情防控战拉响警报。上栗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迅速集结,消杀组更是冲锋在前,他们不仅要负责各公共场所和菜市场的日常消杀、疫点的终末消杀,还要指导居家和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消杀工作,老百姓称他们是疫情防控战场的“排雷兵”。
1月23日,上栗报告首例疑似病例,流调小组迅速出动,赶赴疫点。疫点是疑似病例的固定住所,室内空气和家具上可能残留病毒浓度很高的飞沫和体液,对消杀队员来说有着极大的风险。到达疑似疫点后,卫生监测科长陈国亮整理装备一马当先,对内外环境进行消杀,本着“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的原则,消除隐患,切断传播途径。
消杀工作不仅危险,要深入一线,还是个体力消耗活。背着装满消毒液的喷雾器,为患者居家环境、集中隔离点消毒杀菌,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从一家到另一家。虽然天气寒冷,但密闭的隔离衣下,是被汗水湿透的衣服。
陈国亮因劳累过度诱发阑尾炎,他咬紧牙关,对医生说:“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吧,现在防控形势严峻,一线人手不够,我没时间住院。”他靠每天服用大量消炎药挺进在消杀前线。一天晚上,他结束工作刚进家门就倒在地上,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点就会并发腹膜炎了。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战刚开始,袁林就把两个小孩送到宜春父母家,10多天没见到孩子们,忙的时候连孩子们的电话都无法接听。妻子对他说,孩子们打电话问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们了?他为什么还不接我们回家?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袁林听了含笑忍泪,继续奋战在消杀一线。
黄国辉和魏耀辉是消杀组的“老黄牛”,话不多,任务来临,二话不说,就冲在了前面。尽管任务再重,工作再累,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废话少讲,做就是了。”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他们的赤子初心。
在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里,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岗位,他们就是司机沈虎、刘宗煌和吴兆明。他们同样要跟流调小组共同进退,同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次出流调和消杀任务时,他们都要提前熟悉路况,挑最近的路走,尽量缩短在路上的时间。流调组开展工作时,他们在一旁提醒组员们注意防护,帮组员们准备装污物的袋子,准备酒精消毒喷瓶,帮组员们捎前把后,是流调组的“服务员”。刘宗煌说:“我是一个老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重大传染病面前,决不做逃兵,不给我的老部队丢脸。”他们不仅要参加流调,物资采购以及起早摸黑的样本收集与送检都少不他们。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为了全力阻击疫情的蔓延,为了守护上栗人民的健康安全,有这么一群可爱的疾控人,他们用“逆行”的背影竖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城墙”,他们是防控一线的“神枪手”,挥舞着喷雾枪除“疫”安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