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鍘垮競鍖�锛�鍏遍潚鍩� | 杩涜搐 | 鍚夋按 | 鍗楀悍 | 姘镐慨 | 鍗楁槍鍘� | 涓囪浇 | 瀹変箟 | 鏂板缓 | 姘告柊
【新春走基层】寒冬送锦旗 背后的脱贫故事很感人(图)
2020-01-17 16:05:46    来源: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编辑:刘彧    作者:曾玲、刘艳红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周仁华送锦旗感谢驻村第一书记李寿来(左)(刘艳红 供图)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刘艳红、记者曾玲报道:“李书记就像亲兄弟一样帮助我,我在山上搞养殖,他忙里忙外帮我申请项目资金;我家养的鸡鸭长大了,他又帮我联系售卖……”1月15日早上8点,天气特别寒冷,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堎下村贫困户周仁华早早地来到乡政府等候,把印有“情系百姓,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乡民政所,以此表达对驻村第一书记李寿来的感谢。

  2019年7月份,新泉乡民政所所长李寿来由乡党委政府派驻到堎下村任第一书记。一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到贫困户和村民家里,到田间地头,摸情况、搞调研。李寿来说,“就怕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员,要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把国家的政策讲清楚。”

周仁华在家附近整理了一块山林地用于养鸡(刘艳红 供图)

  周仁华今年刚满40岁,为人厚道老实,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也不算低。按理说,他家的经济条件应该不差,但恰恰相反,他家的情况却是第一书记李寿来最为担忧的。

  周仁华家共6口人,上有上了年纪的父母,下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儿子,最主要的问题是分别才8岁和11岁的两个儿子均为二级肢体残疾,从小因残不能正常的读书、行走,整个家只能靠周仁华与妻子李艳风挣钱过日子。

  “虽然李书记刚来村上几个月,却为我们贫困户操了不少心。”周仁华发自肺腑地说。时逢脱贫攻坚国家好政策,为改变家庭状况,争取早日脱贫,经过慎重考虑,周仁华决定利用闲置的土地养鸡养鸭。在村里和第一书记李寿来的帮扶下,周仁华就在自家承包的山上搞起了养殖。

周仁华共养有鸡8000只,鸭子4000只,鹅300只,野山羊50头。(刘艳红 供图)

  2019年,周仁华在家附近整理了一块山林地,购进500只鸡开始养鸡之路。万事开头难,地里没有路,他就用铲子一步一步挖路,再平整土地建养鸡场。期间,资金遇到困难,李寿来多次到县残联汇报情况,为周仁华申请到了项目资金5000元。

  在了解到他家只有两人享受低保,且低保金较低的情况下,李寿来又与乡扶贫站联系申请,将其低保金调整为更高档次,实实在在为周仁华家解决了实际困难。

  目前,周仁华共养有鸡8000只,鸭子4000只,鹅300只,野山羊50头。除了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儿子,还要忙农活,打理自家的养殖场。碰上赶集,周仁华还要一大早拖着鸡鸭去街上售卖……生活的忙碌和苦累没有压垮周仁华,反而让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新泉乡举办的2019年度“脱贫之星”评选活动中,周仁华在李寿来的大力推荐下,获得较高票数,被评为“脱贫之星”,并受邀参加新泉乡2019年表彰大会暨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光荣地上台接受表彰。

  周仁华表示,自己将更加努力,靠自己的拼搏来脱贫致富,让家庭过的更幸福更美好。在2020年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建立第二个养鸡场,并且还将努力带动周围的贫困户一起努力向前。

  从一开始简单的嘘寒问暖,到后来扶贫政策的耐心宣传,再到政策落实解决实际困难,李寿来始终奋战在一线上,肩挑责任、脚踏实地、一件一件的实事使得堎下村贫困户的心里越来越暖。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涓浗浜轰繚

稿件请投:1642308157@qq.com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
座机:0799—6321110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萍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