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刘艳红、记者曾玲报道:“李书记就像亲兄弟一样帮助我,我在山上搞养殖,他忙里忙外帮我申请项目资金;我家养的鸡鸭长大了,他又帮我联系售卖……”1月15日早上8点,天气特别寒冷,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堎下村贫困户周仁华早早地来到乡政府等候,把印有“情系百姓,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乡民政所,以此表达对驻村第一书记李寿来的感谢。
2019年7月份,新泉乡民政所所长李寿来由乡党委政府派驻到堎下村任第一书记。一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到贫困户和村民家里,到田间地头,摸情况、搞调研。李寿来说,“就怕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员,要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把国家的政策讲清楚。”
周仁华今年刚满40岁,为人厚道老实,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也不算低。按理说,他家的经济条件应该不差,但恰恰相反,他家的情况却是第一书记李寿来最为担忧的。
周仁华家共6口人,上有上了年纪的父母,下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儿子,最主要的问题是分别才8岁和11岁的两个儿子均为二级肢体残疾,从小因残不能正常的读书、行走,整个家只能靠周仁华与妻子李艳风挣钱过日子。
“虽然李书记刚来村上几个月,却为我们贫困户操了不少心。”周仁华发自肺腑地说。时逢脱贫攻坚国家好政策,为改变家庭状况,争取早日脱贫,经过慎重考虑,周仁华决定利用闲置的土地养鸡养鸭。在村里和第一书记李寿来的帮扶下,周仁华就在自家承包的山上搞起了养殖。
2019年,周仁华在家附近整理了一块山林地,购进500只鸡开始养鸡之路。万事开头难,地里没有路,他就用铲子一步一步挖路,再平整土地建养鸡场。期间,资金遇到困难,李寿来多次到县残联汇报情况,为周仁华申请到了项目资金5000元。
在了解到他家只有两人享受低保,且低保金较低的情况下,李寿来又与乡扶贫站联系申请,将其低保金调整为更高档次,实实在在为周仁华家解决了实际困难。
目前,周仁华共养有鸡8000只,鸭子4000只,鹅300只,野山羊50头。除了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儿子,还要忙农活,打理自家的养殖场。碰上赶集,周仁华还要一大早拖着鸡鸭去街上售卖……生活的忙碌和苦累没有压垮周仁华,反而让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新泉乡举办的2019年度“脱贫之星”评选活动中,周仁华在李寿来的大力推荐下,获得较高票数,被评为“脱贫之星”,并受邀参加新泉乡2019年表彰大会暨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光荣地上台接受表彰。
周仁华表示,自己将更加努力,靠自己的拼搏来脱贫致富,让家庭过的更幸福更美好。在2020年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建立第二个养鸡场,并且还将努力带动周围的贫困户一起努力向前。
从一开始简单的嘘寒问暖,到后来扶贫政策的耐心宣传,再到政策落实解决实际困难,李寿来始终奋战在一线上,肩挑责任、脚踏实地、一件一件的实事使得堎下村贫困户的心里越来越暖。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