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苏士澍(北京)汉字艺术博物馆内,《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发行暨“最美楷体”字库发布会以“笔墨传承·数字新生”为主题启幕。百位来自书法、教育、出版及字库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见证《千字文》毛笔长卷与数字化楷体在光影中完成“千年对话”——容铁手书的“天地玄黄”苍劲秀雅,曾佑志“最美楷体”字库的同频演示精准还原“横画切锋”的笔意韵律。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评价:“这是让书法基因在数字时代重获呼吸的创举。”
双璧合鸣:国学教育与楷体技术的破圈创新
丛书:将经典拆解为“每日文化呼吸”。作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年度重点项目,由中国书协理事容铁主编的丛书首创“书法+国学”复合传承模式。“我们把《千字文》拆解为125天的‘每日八字’,每天15分钟即可完成诵读、临摹、体悟。”第1册中,“金生丽水”四字旁的动态二维码暗藏巧思:扫码即见毛笔运笔的压力变化视频,同步弹出《千字文》典故解析;第2册硬笔版本更依托“最美楷体”字库,将《三字经》中的笔画间距优化0.3毫米。北京实验二小教师实测显示,学生临摹正确率提升35%。
字库:为屏显时代重构唐楷美学。由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理事、2019年“最美奋斗者”提名者、萍乡乡贤曾佑志历时五年打造的“最美楷体”字库。创作笔记显示,单字平均打磨超10遍,在国标6763个汉字基础上增补了大量常见的地名、人名、生僻字。字库以唐楷为根基,融合钟繇小楷的灵秀气韵与汉隶的舒展笔意,在结构上实现了平衡。单字在方格中占比科学,屏显状态下笔画清晰流畅,有效缓解电子阅读疲劳。
公益赋能:汉字作为民族交融的文化密码
发布会现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高扬、唐召明与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诗章共同向北京西藏中学捐赠丛书100套及字库10套。该校高一学生格桑江村表示:“这套字帖将成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增进民族情谊的纽带。”
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会长金书波指出,丛书字库捐赠是一个特别温暖和意义深远的环节,希望孩子们能够以此次受赠为坐标,每天写一点、每天学一点,感受汉字的形神之美,领悟国学的智慧之光。
值得关注的是,容铁团队此前在珠峰大本营创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长卷,巧妙融合了中国书法、中国画、民族书法与篆刻艺术,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在作者及专家指导下学写“最美楷体”版国学经典篇章,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屏幕上的数字化字库形成奇妙共鸣。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表示,这套丛书和字库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系统学习书法与国学的优质范本,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间,必将为青少年书法教育开辟全新路径。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