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政法
警网融合 织密留守儿童“防溺网”(图)
2025-06-23 17:01:54    来源:大江网
编辑:周梓维    作者:雷宇、王婧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雷宇、王婧)萍水河穿五陂镇而过,滋养一方,却也暗藏风险。广阔的水域是对当地防溺水工作的严峻考验,如何筑牢这道水上安全防线,守护好每一个如花蕾般稚嫩的生命?

  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女警工作室以全省公安机关夏夜治安巡查宣防、清查整治集中统一行动为契机,依托“警网融合”机制,联合村网格员,近日,在安源区五陂镇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立体化守护行动,将安全与关爱精准送达校园和留守儿童家中。

防溺水宣传活动现场(安源公安 供图)

  课堂变身“安全港湾”:知识+技能 培育小小“护水卫士”

  在五陂镇中心学校的课堂上,女警刘芬亲切的笑脸和话语,瞬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精心制作的动画短片,生动还原野外水域的潜在陷阱;朗朗上口的防溺水“六不准”口诀,像种子一样深植孩子们的心田。刘芬结合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清了“为什么危险”和“遇险怎么办”。

实操演练(安源公安 供图)

  安源红十字救援队教官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黄金救援”实操课。教官利用人体模型清晰演示了识别溺水状态、规范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老师、网格员们在教官“手把手”指导下,认真练习每一个按压动作,体会人工呼吸的要点。

  紧张又专注的氛围中,一位网格员说:“以前光知道喊危险,真遇到事心里发慌。这下学了真本事,感觉腰杆都硬了,守护孩子们更有底气。”

  课堂尾声,女警们为踊跃参与、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的孩子们佩戴“安源红防溺水小卫士”袖章。戴上肩章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挺起了小胸膛。他们将成为校园和家里的“安全小喇叭”,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朋友、家人和邻居,让安全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防溺水宣传活动现场(安源公安 供图)

  爱心家访:一户一策 织就“一对一”守护网

  校园宣讲的“面”覆盖之后,更艰巨也更关键的“点”在留守儿童家中。女警们与对村情户情“门儿清”的网格员组成联合小队,带着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和实用的关爱物资,走进留守儿童家中。

  女警结合每户家庭周边的水环境,进行个性化的风险提示,句句戳中要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这句话被反复强调。“奶奶,带孩子去水边,千万拉紧手,一眼都不能离。”女警握着老人的手,话语恳切。老人浑浊的眼中闪着光,用力点头:“晓得晓得,你们这么上心,我们更要看好娃。”

  “如果玩具掉水里怎么办?”“孩子在家门口玩水行不行?”面对孩子及其家人的提问,女警和网格员耐心解答,用朴实的语言掰开揉碎讲,确保这些保命的知识不是“过耳风”,而是真正被理解、被记住、被用起来。

  爱心走访远不止于一次宣传。女警和网格员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孩子的基本情况、日常活动轨迹、最喜欢去哪里玩、主要监护人是谁、联系电话……一份份“防溺水关爱档案”在走访中建立起来。

  这份档案,正是“警网融合”落到实处的体现。档案明确了“一对一”关爱责任人,网格员成为日常巡查和提醒的“吹哨人”,女警则电话回访或实地走访、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新风险。这张无形的网,为留守儿童的安全成长撑起了一片坚实而温暖的“保护伞”,让在外打拼的父母多一份安心。

  从校园集体宣讲的知识播种,到家庭精准滴灌的关爱守护;从应急技能的普及传授,到“一对一”长效机制的落地生根,安源女警工作室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亲和力,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

  安源公安以“警网融合”为纽带,携手基层力量,为远离父母羽翼的留守儿童,筑起了一道抵御溺水风险的“温暖堤坝”。这堤坝,由知识、技能、责任和绵绵不绝的关爱共同浇筑。未来,安源公安将持续深化防溺水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水域安全防线越筑越牢,让每一个生命的蓓蕾,都能无忧无虑,尽情绽放。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