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肖中)在赣西武功山深处,罗钦萍药柜上那道穿山甲爪子刻下的“黄芪”印记,历经半个世纪依然清晰。
这道看似普通的标记,是爷爷罗庆林“留着给娃们煮粥”的诚信传承,更是东荣医药在商海浮沉中始终不褪色的精神图腾。在医药这个与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的行业,诚信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标签,而是融入每个产品细节的行动自觉,是支撑企业穿越周期的口碑基石,更是照亮行业长远发展的精神火炬。
诚信:医药行业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
医药行业的诚信基因,深深植根于“医者仁心”的千年传统。“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在现代商业语境中转化为对诚信的极致追求。罗钦萍夫妻的创业历程,正是这一精神的当代注解:创业初期对特困人员免费诊疗,是对“医者不分贫富”的坚守;建立质检流程时坚持“看、闻、尝”三法,是对“药材好,药才好”的较真苛求;疫情期间提前48小时送达应急药品,是“留足余量不是怕迟到,是怕对不起等着用药的人”的朴素承诺。
在现代商业逻辑中,诚信更是医药企业的核心资产。那些因质量问题而翻车的药企,恰恰印证了一个真理:在关乎生命健康的领域,技术可以迭代,模式可以创新,但诚信是企业唯一的“免检通行证”,是比资金、设备更重要的无形资产。罗钦萍夫妻在聘请的第二任总经理带走核心团队、客户资料以及银行拒绝贷款的至暗时刻,仍能凭借诚信口碑赢得合作伙伴与患者的支持,让企业在危机中重生,正是因为他们懂得:诚信是医药企业的“金字招牌”,是穿越周期的“定海神针”。
诚信的三重境界:从用户到社会的价值延伸
东荣医药的实践,将诚信演绎为三个递进的维度,勾勒出医药企业的责任图谱。
对用户的诚信:从“卖药”到“守命”的敬畏之心。医药企业的诚信,首先体现在对用户生命的极致尊重。罗钦萍背着50公斤药品徒步进山,付敏冰在零下三摄氏度的冻雨中骑行送药,表面是服务态度,本质是对“药品必须及时、准确抵达患者”的无声誓言。正如中医馆里按古制排列的榆木药柜,每一味药材的精准配比,都是对“疗效”的庄重承诺。对医药企业而言,这种对用户的赤诚,正是最珍贵的商业智慧,因为患者的一句“这药,我信”,胜过所有营销话术。
对合作伙伴的诚信:从“博弈”到“共生”的格局升级。在“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产业链中,罗钦萍夫妻用诚信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对农户,承诺“保底价收购”,即便市场价格暴跌也绝不压价;对科研机构,开放所有质检数据,共同破解中药材标准化难题;对经销商,坚持“不搞商业回扣”,用产品质量说话。这种诚信,让百户农户愿意跟着企业种植药材,让科研团队放心投入技术研发,让经销商主动成为品牌宣传员。
对社会的诚信:从“逐利”到“担当”的境界跃迁。诚信的最高境界,是对社会责任的兑现。东荣医药12年如一日帮扶留守儿童,将党建与产业链结合带动百户农户年均增收,这些看似“不赚钱”的举动,实则是对“企业公民”身份的诚信作答。
诚信建设的“破局之道”:在坚守中构建长效机制
面对行业内“带金销售”“数据造假”等沉疴,罗钦萍夫妻的实践提供了三条破局路径。
制度赋能:让诚信从“自觉”变为“必然”。将抽象的诚信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规范,是诚信建设的关键。东荣医药建立“三重质检体系”:古法初检确保传统精髓,现代技术复检保障科学标准,第三方抽检强化外部监督;制定“特困人员帮扶手册”,明确免费诊疗流程、药品配送标准,让“医者仁心”有章可循。
透明化实践:让诚信从“无形”变为“可见”。诚信的天敌是信息不对称,而透明化是破解之道。东荣医药开放中药材种植基地供游客参观,在官网公示每一批次药品的质检数据,邀请患者参与药品研发反馈,用“看得见的诚信”赢得信任。
文化浸润:让诚信从“要求”变为“本能”。在东荣医药,诚信是融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办公室里,“诚信为本”的标语与穿山甲爪子刻下的“黄芪”印记遥相呼应。这种文化浸润,让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诚信之光的时代答卷:照亮“健康中国”新征程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的今天,诚信早已超越企业道德范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患者而言,诚信是安全感的来源。当每一盒药都有可追溯的“诚信档案”,当每一家药企都以“患者为中心”;对行业而言,诚信是净化生态的洗涤剂。当医药企业将诚信融入研发、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就能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信”的民生目标,为共同富裕注入健康动力。
武功山的药香之所以持久,是因为每一株草药都承载着诚信的分量;东荣医药的口碑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每个细节都闪耀着诚信的光芒。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