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社交障碍、狭隘兴趣或刻板行为。近日,记者采访了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相关部门,了解孤独症以及萍乡市关爱孤独症患者的相关举措。
“如果孩子出现语言延迟、难以与他人沟通、缺乏眼神接触和面部表情的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作出诊断。”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欧阳伟介绍说,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然而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小路(化名)3岁时被父母注意到他的不同,他很少与其他孩子互动,更喜欢独自玩耍,被医院确诊为孤独症患者。经过一年多的干预治疗,现在能正常学习生活,且成绩优异。欧阳伟提醒,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世界公认可以改善孤独症症状的,只有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科学干预,尤其是6岁前的早期干预,部分患儿可显著改善,进而为成年后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目前萍乡市有200余名15岁以下的孤独症少儿在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市残联的协议机构有7家。为减轻孤独症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萍乡市自2019年起,出台了针对孤独症患者的救助政策。该政策规定,15岁以下萍乡户籍、持有残疾证或评残医院明确诊断患有孤独症、有康复训练需求的少儿可获得救助。具体救助标准为:7至15岁少儿每人每年可获得1万元救助;自提升残障人士关爱服务水平纳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起,0至6岁儿童救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5万元增加至2万元。此外,2021年萍乡市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Ⅱ类慢性病(精神病)管理范畴,14岁以下患者可享有每年5000元的门诊报销额度。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孤独症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训练工作,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媒体记者 梁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