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珑的掇球壶、古朴典雅的石瓢壶、别具一格的葵式壶……初春时节,走进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地质找矿成果展示柜里数把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紫砂壶引人注目。
“你看!展示柜里的这些紫砂壶都是用来自萍乡的紫砂泥制作而成,均达到了优等级,‘萍乡特产’可谓又多了一样!”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党支部书记刘辉兴奋又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该院在莲花县大坪里探明了目前全省储量最大的陶土(紫砂泥)矿床。
莲花县大坪里陶土(紫砂泥)矿床从“不为人知”到“显露真容”,背后是地质工作者整整8年的艰辛付出。
莲花县属低山丘陵地形,辖区内多为灌木林,植被茂密,野外踏勘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地质队员们带着沉重的勘探、测量工具,一座山一座山地找、一条沟一条沟地寻,在山川沟壑来回穿越测量地层,在茂密丛林反复穿梭追踪脉络。
“勘查初期,大坪里地区根本没有进山的路,山上遍布荆棘和灌木,我们靠着镰刀硬生生地从荆棘林或灌木丛中砍出路来,被蚊虫叮咬、荆棘划伤,是常有的事。因为大家想尽可能多采集样本带回去分析,每次下山都要背着近20公斤的样品,这可是个体力活,工作强度之大,连年轻人都深感疲累。”莲花县大坪里陶土(紫砂泥)项目经理李雪感慨地说。
心力专注,终有所成。通过大量的地质调查、探槽揭露、走向追索、钻探工程、化验分析、综合研究等普查、详查工作,莲花县大坪里陶土(紫砂泥)矿床真实情况逐渐浮现出来。
“该项目历经1次新立、5次续作,长达8年的勘查工作,共完成钻探1.3万多米,槽探1.4万多立方米,各类样品7000多件,圈定矿体3个,基本估算的陶土(紫砂泥)矿资源量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总工程师王淼林介绍,8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该项目普查、详查进行了3次野外验收,均被评为优秀级;详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也被评为优秀级。
目前,莲花县大坪里陶土(紫砂泥)通过三批次成瓷成壶实验证明,泥料可调制出3种主色调,并能制作出与江苏宜兴紫砂壶相媲美的优等级紫砂壶。当一件件造型各异、古朴别致的紫砂壶呈现在眼前,李雪说,那一刻,他觉得8年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刚过,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地质找矿各项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地质工作者们又踏上征程,用登山鞋丈量每一道山梁,用地质锤叩响每一处岩层,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为萍乡高质量发展贡献地质力量。(王凡真 全媒体记者 陈薇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