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周莹、程俊涛)“由于要照顾家里,今年我想在家附近找一份工作,目前有合适的岗位推荐吗?”“老乡,根据你的就业登记信息,这里有两个岗位符合你的要求”……近日,走进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5+2”就业之家,映入眼帘的是数位居民正围着工作人员咨询就业岗位,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近期的岗位需求,阳光透过玻璃映照在服务台上,好一幅热闹祥和、充满生机的景象。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大量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就业急难愁盼问题,湘东镇始终秉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作理念,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千方百计育产业、拓岗位、促就业,建设镇级就业之家服务站和21个村(社区)“5+2”就业之家,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切实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孩子们寻找在车间务工的妈妈们
在黄堂村强发鞋面厂生产车间,工位上数十位“宝妈”正在打样、裁剪、缝纫、翻面……忙得不亦乐乎。令人惊讶的是,在生产车间另一边,还有十多位孩童正在安静看书、做作业。
家住在黄堂村的37岁宝妈罗敏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照顾不到老人,去年村里建设了“宝妈车间”,她立刻过来应聘:“厂里工作时间灵活,方便我们放学时接送孩子,有空时孩子们还一起约着去村上文化站看书,就几步路的事,在这里上班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谈起家门口就业后的生活,罗敏掩盖不住脸上的笑意。
相关人员讲解注意事项与工资待遇
谈起这两年村里人气的变化,五里村党委书记邹建军也感慨地说:“过去大量村民离村前往沿海地区务工,村里人气不足,冷冷清清的,现在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为了留住他们,我们创立了‘零工驿站’,积极引入信息咨询公司入驻,对接电线圈加工企业,从去年4月起,我们依托‘零工驿站’帮助了130多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了。”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是托起群众“稳稳幸福”的基石,截至目前,依托五里村“零工驿站”、黄堂村“宝妈车间”、江口村文旅就业服务站等“5+2”就业之家,累计带动1366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湘东镇“5+2”就业之家负责人邓娇说:“劳动力的回流,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就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能,又能反哺家乡产业,助力产业升级。此外,家门口就业还能刺激消费,带动商贸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力推动家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湘东镇将持续依托“5+2”就业之家,进一步搭平台、拓渠道、优服务、促匹配,抓紧抓实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让群众幸福更加“触手可及”。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