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通讯员欧阳雨婷)萍乡武功山万龙山乡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防火工作始终是全乡上下的重中之重。当前气候干燥,正处于防火紧要期,防火压力与日俱增。为切实守护这片宝贵的绿色家园,万龙山乡多措并举,从关键维度发力,全力以赴打响森林防火攻坚战。
山林密织“防护网” 上山巡查不松懈
每天清晨,一群身着制服的护林员便踏上了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开启一天的上山巡查工作,他们肩负着守护山林的重任,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角落。
护林员老周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1个年头,经验丰富的他深知哪些地段最易出现问题。在一处陡峭山坡,他发现了一些被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聚焦在瓶身上,形成了“凸透镜”效应,周围的枯草有了些许焦痕。老周的心猛地一紧,立即将瓶子清理掉,并仔细检查周边有无暗火残留。“这要是再晚一会儿,火势一起,可就难控制了。”他边干边对同行的年轻护林员说道。
不仅如此,巡查队伍还配备了专业的监测设备,对山林的温湿度、风力风向等数据实时监测,以便第一时间察觉异常。一旦发现有冒烟迹象,他们能精准定位火源位置,为扑救争取宝贵时间。据统计,今年以来,护林员们日均行走里程超15公里,排查出各类火灾隐患点200余个,及时处置率达到98%,有效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防火意识入人心 广泛宣传引导多样性
山下的村庄里,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火宣传正火热展开。
“曾大爷,咱山里可不能烧荒啊,一个火星子就能引发大火,把咱的林子全烧没了。”村工作人员小王敲开一户村民家门,耐心地向老人讲解森林防火知识,还送上了印有防火标语的围裙等小礼品。像这样的下户宣传,覆盖了全乡每一个角落,确保防火知识家家知晓、人人明白。
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敬老院、学校等地定期举办的森林防火讲座座无虚席。专家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火灾案例视频,向村民直观展示森林火灾的破坏力。一位村民在讲座后心有余悸地说:“以前觉得烧点秸秆没啥大事,这下看到火灾这么吓人,可不敢再犯糊涂了。”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乡宣传统战部门还创意十足地拍摄了森林防火小短片。短片中,机关干部用方言演绎森林防火剧情,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讲解防火常识,并在社交媒体和乡村电子显示屏上广泛传播,获得群众纷纷点赞。通过这些多元宣传方式,全乡森林防火知识知晓率攀升至95%,群众防火自觉性显著增强。
应急处置快准稳 强化保障守平安
与此同时,万龙山乡在应急保障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构建起一套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应急体系。
走进应急演练现场,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乡机关非专业扑火队的30名队员们迅速穿戴装备,拿起工具,仅10分钟便完成集结,熟练地操作起灭火器等设备,精准扑灭火焰。一位参与演练的队员表示:“每一次演练都是实战经验的积累,遇到火灾,我们才能临危不乱。”
在防火关键期,全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员守着电话,一旦发现异常,能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调动物资、人员奔赴现场。同时,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了充足的灭火器具、防护装备、急救药品等,定期维护更新,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正是凭借着全面排查、广泛宣传、强力保障的“组合拳”,万龙山乡近年来成功抵御了多次森林火灾风险。这片绿水青山,不仅承载着万龙山乡的生态希望,也见证着全乡人民守护家园的坚定决心。未来,万龙山乡将继续绷紧森林防火弦,持续优化防火举措,让山林永葆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的绿色宝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