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带来手工制作的盐果子,酸辣甜咸口味应有尽有,追剧来一块,健康又美味!”近日,在“萍乡村播带你游与购”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产品电商培训班的直播实操课堂上,学员李文涛在直播间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们推介家乡特产。此次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主办,市人才集团承办,来自全市各县区的村“两委”成员、后备力量,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等50余人从田间地头走进网络直播间,成为农产品“代言人”。
“镜头再拉近点,光往这打,捕捉脐橙的光泽。”“直播之前,一定要先拍视频预热,介绍此次直播的产品”……课堂上,来自江苏省互联网协会的三位电商培训师让每位学员带来一件农产品,手把手指导每人开展半小时的直播实训。“这次的培训真是场‘及时雨’!”来自芦溪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运营专员李文涛告诉记者,协会为芦溪县各乡镇的农产品直播带货,但账号浏览量一直上不去,变现能力不强。“老师根据账号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导我如何搭建‘土’味十足的直播间、打造账号IP人设和社群互动平台、拍摄预热视频引流,还让协会聚焦‘课程变现’,教会更多的人直播带货,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回去后我要及时把学到的‘干货’和同事们分享,共同谋划协会未来的发展规划。”
当前,农产品直播带货、电商短视频等都是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必须掌握的新农活。据承办此次培训班的萍乡人才集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刘艳辉介绍,培训班邀请了实战经验丰富的电商培训师、本地直播带货达人等为学员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机遇、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短视频拍摄剪辑与引流、话术逻辑、直播间搭建、农产品直播实操等,既有理论知识更注重实操练习。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萍乡武功山兴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销售部经理刘强,他说:“短短9天的培训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爆款账号和视频背后有这么多‘门道’。比如拍视频之前要有准备,要考虑如何取景。直播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介绍,让屏幕前的观众听懂并且感兴趣。以前拍视频都是拿起手机就开始拍,现在学到了规范的流程,我回去后要认真试验下。”
手机成了“新农具”,流量就是“新农资”,直播也是“新农活”。作为本土的带货“达人”,全国人大代表、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新萍对此深有感触。从之前的传统电商,到近几年的直播带货,谭新萍一直站在农村电商的潮头。培训班上,她结合自身的创业、任职和履职经历,向大家介绍她是如何为家乡文旅代言、为家乡特产吆喝,让越来越多藏于乡野的特产和山水“出圈”,从直播间走进大家的心坎上。“我想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谭新萍告诉记者,上完课后,许多学员都向她发消息表示有所收获,还说要组团来茅店村参观学习,她非常欢迎,也希望大家一起合力宣传推广家乡的美景美食。
今年以来,萍乡市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市、县(区)两级共开展农产品生产、农机具操作、农产品电商营销等培训21期,培训人数1100余人,覆盖多类农业从业群体与多种农业领域。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相关培训,为乡村电商发展储备人才力量。“此次农产品电商专题培训班的开办,旨在培养一批农村电商经济的‘弄潮儿’,用电商知识服务农村、惠及农民,让全市的乡村美景、美食、美名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方式传得更远、卖得更火、叫得更响。”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人表示。(全媒体记者 袁圆)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