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时政新闻
走进武功山,探寻山水间的美丽乡村——
好山好水出“金果”
2024-12-06 18:52:39    来源:萍乡日报
编辑:李雪瑶    作者:袁圆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近日,在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开农家乐的谭圣梅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在央视《山水间的家》节目亮相以后,她的盐果子生意蒸蒸日上,还有不少人来到农家乐打卡节目同款菜肴。日前,记者走进谭圣梅的农家乐,探寻“万物皆可盐果子”背后的故事。

  走进谭圣梅开的农家乐,蔬果的清香扑鼻而来,她以庭院为画布,以胡萝卜、金橘、豆角等瓜果蔬菜为颜料,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春天是鱼腥草、香椿、马齿苋,夏天是苦瓜、紫苏、西瓜皮,秋天是姜、酸枣、胡萝卜,冬天则是金橘、柚子皮……谈及盐果子的原材料,谭圣梅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做盐果子一般都是选取时令瓜果蔬菜,用糖、盐、醋三种调味料浸泡后将其切块晒干,根据食材特点加入不同的调料进行调味。过去做盐果子,只是为了保存食物,口味单一。为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我开发了甘草、辣椒等不同口味,现在的盐果子酸甜苦辣咸俱全。”

  自2019年开办农家乐以来,谭圣梅经常在闲暇时制作一些盐果子,供农家乐的客人当零嘴吃,许多吃过的客人都向谭圣梅购买她做的盐果子,这让她看到了商机。于是,谭圣梅和丈夫开始“农家乐+土特产”“两条腿走路”,将本地采买的蔬果腌制、晾晒、调味、装瓶,把土特产变成了随拿随吃的小零食。谭圣梅自豪地表示,去年她卖了2500多公斤盐果子,今年已经卖出600多公斤姜,额外增收两万余元。“《山水间的家》节目播出以后,许多客人都慕名而来买盐果子,生意越来越红火了。接下来,我准备注册‘武功山梅姐盐果子’品牌商标,在村里租个场地,扩大规模,提升产量。盐果子产量上来后,通过谭新萍书记帮忙直播带货,届时由乡里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

  谭圣梅口中的萍乡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位于茅店村。近年来,万龙山乡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销售方式单一、分布广而散等问题,许多零散型农户面临农产品滞销的困境。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人大代表,茅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新萍提出了畅通零散型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议。在此契机下,萍乡康旭卓旭配送有限公司与茅店村达成合作,共同打造萍乡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打通了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

  农户采茶、茶企售茶,“山泉豆腐”鲜香细嫩,茶油、竹笋等多产业发展,种植业越做越旺……万龙山乡以乡村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切实促进特色农业与文旅产业互通互融,目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5000亩,打造了“武功山熙春”茶叶、“牛宕哩”茶油、“林氏豆腐”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民宿集群产业,全乡民宿、酒店有2200多间房、3600张床位,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模式,设立自助售卖点和农产品直播交易电商服务站,带动近百名村民通过直播等渠道推广本地特色农副产品。

  土特产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除了万龙山乡,麻田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辐射带动全镇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东江鲜米采取客户认领种植田块的售卖模式,每公斤售价超40元;针对罗汉果、金针等农产品购入设备烘干并单独封罐包装,增加产品附加值。此外,全面推动山下文旅产业发展,今年1至10月,云顶景区、花涧里景区、驴友出发营地等景点共接待游客8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16%。(全媒体记者 袁圆)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稿件请投:1642308157@qq.com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
座机:0799—6321110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萍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