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行业动态  >  安源区
“毛衣奶奶”谢芝兰:25载温情编织温暖孩子们的心(图)
2024-10-22 18:45:27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恬    作者:曾俊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谢芝兰(曾俊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通讯员曾俊)在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后村社区,有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她以平凡之躯,织就爱心篇章。25年来,谢芝兰老人亲手编织了500余件毛衣,悉数赠予当地福利院的孩子们,用一针一线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毛衣奶奶”。

  谢芝兰生于1941年,21岁中专毕业后,便扎根于广寒寨乡林场,从事树木护理工作。工作之余,她见食堂大姐织毛衣手法娴熟,便心生向往。因林场周边无编织针售卖,谢芝兰便就地取材,在林场青年的帮助下,用竹子自制了几套编织针,从此踏上了编织之路。

  在食堂大姐的指导下,谢芝兰从最简单的平针学起,织得不好时就拆了重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苦练,谢芝兰的“织艺”水平渐渐提高,什么元宝针、上下针、罗纹针等技艺娴熟。半年后,她终于穿上了自己亲手织出的毛衣,织出了属于自己的温暖。

  俗话说能者多劳,同事看谢芝兰织得好,纷纷请她帮忙。渐渐地,同事、亲友和自家孩子们的身上,都出现了谢芝兰的“作品”,她也渐渐爱上了这门手指间的艺术。几年后,谢芝兰离开了广寒寨乡林场,几经辗转后,43岁那年,又从铜鼓县的一家企业调到了安源区工信委。但不管在哪里,她织毛衣的手艺都没停下。

谢芝兰(曾俊 供图)

  1994年,谢芝兰所在单位组织前往安源区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了解到福利院孩子们的困境。她主动与福利院联系,得知孩子们衣物匮乏后,便决定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织出新衣。从此,谢芝兰开始了为福利院孩子编织毛衣的爱心之旅。退休后,她更是将这份爱心当作自己的“第二职业”,不仅自费购买毛线,还收集旧毛衣拆织重用,用一针一线编织出孩子们冬日的温暖。

  “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别的事情,就干点拿手的吧。我看毛衣就很实在,孩子们穿在身上很暖和。”谢芝兰这样说。

  25年间,谢芝兰对福利院孩子们的需求了如指掌,从尺寸到颜色、图案,她都细心记录,确保每件毛衣都能合身又贴心。据统计,她亲手编织并赠送的毛衣已超过500件,而整个福利院收到的毛衣总数更是达到了600件。

谢芝兰(中)和志愿者一起织毛衣(曾俊 供图)

  谢芝兰的爱心不仅温暖了福利院的孩子们,还延伸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中。她先后为莲花县福利中心的“三无”老人送去毛衣,为安源区后埠街的困难家庭捐赠衣物和现金。她的善举感染了身边的人,当地街道办、社区为她提供场所,组织志愿者学习编织,共同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更多关爱。

  如今,虽然谢芝兰的手指因长期编织而变形,视力也因年龄增长而下降,但她依然乐此不疲。家人的支持与理解,社区的帮助与鼓励,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编织爱心的决心。谢芝兰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织下去。”

  谢芝兰的故事,是平凡中的伟大,是爱心与坚持的赞歌。她用一针一线,织就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