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思政课堂、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多彩活动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筑牢“主阵地” 打造优质思政课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关键队伍,不断深挖红色精神内涵,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
学院坚决落实领导“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进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的“三带头”机制,为思政课改革创新保驾护航。学院对“大思政课”建设目标定位、课程群建设、教学资源拓展等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思路一体化。学院通过建立“基础培训—常规培训—专项培训—高级研修”四级培训体系,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结构多元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学院优秀党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中选聘具有相关学科基础的优秀教职工转任思政课教师。
学院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开展“红色走读”活动、“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等系列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活动,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学院还分别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卢德铭烈士陵园等具有萍乡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场馆共建研究基地、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唱响“主旋律” 共育学生促成长
教育有情怀,家访有温度。为搭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合力,凝聚家校合作力量,今年暑假,学院40名教师分别前往省内外40余个学生家庭,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近10年来,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走访困难学生家庭1000余户,足迹遍布全国200余个县(市、区),为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100余万元。
每次家访前,家访工作小组都会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建立详细台账。每到一户,家访工作小组都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学生暑期在家的生活状况,同时详细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介绍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让家长和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爱护,不断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此外,学院还利用自有资金发放学业奖学金、校内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并坚持每年中秋节、端午节给学生发放节日补贴,持续提升育人温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一直是学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该院建立院领导、中层干部、辅导员三级就业帮扶机制,定期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家校互动等方式,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就业意向和择业心态等,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悉心开展就业能力提升指导和心理疏导,实行“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服务,做困难家庭毕业生的贴心人、暖心人和用心人。
打好“主动仗” 深耕活动育沃土
美化社区环境、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传承非遗剪纸技艺、走访慰问老党员和残疾老人……今年暑假,学院“星火筑梦”社会实践队赴萍乡经开区银三角社区与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高新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学院持续打造“六大工程”思政工作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院依托党团示范工程、红色基因工程、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公寓文化工程、爱心飞扬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六大工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去年9月,学院成立了学生社区党建服务站,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在宿舍楼设立学生社区党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书屋,拓展党员活动空间,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连续5年超额完成江西省征兵办下达的征兵任务,向部队输送大学生青年1764名,大学毕业生占比为96.25%,全省高校征兵工作量化考评为优……近年来,学院将扎实推进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坚持将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红色基因工程为主导,深入开展讲好红色故事实践活动,让国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付进扬 毕发明全媒体记者 刘洁)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