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栗县用心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本土田螺美食文化和生态资源,顺应市场新需求、消费新场景,强化政策扶持引领,逐步构建一条“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相融合”的田螺全产业链。
田螺曾是上栗农户家里的一道美食,如今成了夜宵店(摊)的“招牌菜”。2015年,桐木镇周田村村民彭大叔开了一家夜宵店,以独家秘方推出“楚山田螺”,赢得不少食客的青睐。2020年,他创办了“彭记楚山田螺”品牌,从事田螺预制加工。
彭欢和荣端是彭大叔的女儿和女婿,自厂子开办以来,夫妻俩帮父亲打理厂里的事务,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年产值2000万元的大厂,里面凝聚着全家人对这份美食事业的热爱。“我们聘请了50余名低收入人员和脱贫户在厂里务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直接对接的方式,带动400余名农户养殖田螺,人均可实现年收入4.5万元以上。”彭欢说。
育养、拣洗、制料、翻炒……多年如一日的“重复”与坚守,让鲜嫩味美的“楚山田螺”走上家家户户的餐桌,遍布大大小小的夜宵摊点。
如今,“楚山田螺”已成为上栗县一张亮丽的美食名片,同时也促进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今年57岁的陈道神,是桐木镇城冲村1组的一名养殖户。4年前,他开始从事鱼、螺养殖。“以前实行鱼螺混养,主要收入还是靠卖鱼,一年收入大概有1.3万元。”谈起养殖经历,陈道神介绍说,经过多方了解和学习,他发现稻鱼螺综合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于是,他毅然走上“立体”养殖之路。
今年3月,陈道神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承包了家门口的30亩农田,尝试稻鱼螺种养。从土地整理、水稻种植,到鱼苗、螺苗投放,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每天早早地来到田间地头精心照料。经过数月的辛勤付出,如今,陈道神的稻田里一片生机勃勃,水稻长势喜人,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弋,田螺也在水底悠闲休憩。
“稻花鲤肉质鲜美,这不,近期就陆陆续续有人来我这里购买。田螺生长速度不快,但是繁殖能力强,市场需求量大。我算了一笔账,30亩放600斤鱼苗、3000斤螺苗,等鱼长大了,一斤鱼能卖到20元左右,一斤螺能卖到2.45元,总收入能达到5万元左右。加上30亩优质稻,全部销售出去有将近5万元的收入嘞。”盘算着今年收成的陈道神,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今年,上栗县推广稻鱼螺综合种养1500余亩。“稻鱼螺综合种养的推广,有效缓解了上栗县田螺加工原材料供应紧缺的问题。”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县共有田螺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10余家,田螺食品年销量达1万吨,产值超2亿元。(梁欣 欧阳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