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本网专稿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 解开艺术赋能背后的“江口密码”
2023-08-08 11:08:23    来源:大江网萍乡频道
编辑:徐文    作者:徐文、李雪瑶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视频制作:李雪瑶

江口村露营公园(湘东镇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徐文报道:傍晚时分,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露营公园的停车场停满了车,来自周边的游客正在公园内忙着准备食材,晚上和朋友们聚会,欣赏美景。

  “江口村算是我们周边的‘网红村’,每一次来都有新的变化,我们这次就是来夜间露营,可以坐船游河、唱歌烧烤、休闲放松。”游客姜女士高兴地说。

  从“空心村”到“艺术村”,再到现在艺术赋能飞速发展的“网红村”,近年来,江口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江口村一角(徐文 摄)

  变化:乘“艺术”之风 “空心村”变身诗意田园

  “以前这里就是一个交通不便、一穷二白的‘空心村’。”江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群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桥没修好,年轻人外出谋生要徒步翻过一座山才能到大路上。前几年,村委会以党建为引领,集中力量架桥修路,江口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才逐渐凸显出来。

  自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123451”战略以来,30多位艺术家和36位乡村主理人入驻江口村,带动100多位中青年回乡创业,解决了300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也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公司。2022年,江口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5万元到50余万元的“翻倍式”增长。

 
江口会客厅内(李雪瑶 摄)

  如今走进江口村工坊街,游客们可以在“小食纪”畅享江口风味美食,在“植染纪”体验植物染色美学,在“本草纪”感受国风养生茶的魅力……从零799艺术区选址江口村,这个民风淳朴的小山村便乘风而上,艺术赋能乡村发展,探索出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实践:把“振兴”之脉 “整村经营”共同富裕

  对于江口村来说,优势已就位,但是如何将优势整合、实实在在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是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他都是虚的,一个村要有自己的经济,有‘造血’功能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正轨。”江口村强村富民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旺告诉记者,近年来,江口村党总支指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下设江口强村富民有限公司,公司实施股份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凭村级公共资产入股180万元,村民以户为单位,凭个人“三资”认购资产股、现金股100万元。

江口强村富民有限公司框架(徐文 摄)

  “在公开认股那天,村民们积极出钱出物令我们非常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共建共创共享只是纸上谈兵。”杨文群说。

  根据江口村民风淳朴、艺术风格明显等特点,以“整村经营、共同富裕”为发展理念,由萍实文旅、江口强村富民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团队和零799艺术家团队组建了“江口共创平台”,通过平台化管理、专业化运营、乡村资产租赁、项目商户招商的模式进行整村运营。

  成效:凝团结之魂 “平台化”共建共创共享

  在热闹有趣的工坊街对面,一座灰白色的四层小楼门口,乡宿老板娘陈晓梅正在择菜、淘米、做饭……郁郁葱葱的绿意间,生活的烟火气与浪漫撞了个满怀。

  “我之前是家庭主妇,之前村里说要搞乡宿我们就参与进来了,现在村里统一运营,我们收入一般2至3个工作日便打款到账了,非常方便。”陈晓梅高兴地说。

  不仅是乡宿,近年来,江口村已打造出了露营公园、艺术研学盒子、艺术会客厅、闲来书院等20余种业态项目,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学”多种旅游要素。同时,设立“人才驿站”,各个项目有需要的时候发布信息,村民们通过“人才驿站”进行工作并获得报酬。

江口共建共富大数据平台(李雪瑶 摄)

  “例如乡宿需要打扫卫生、村里百合基地需要劳工、旅发大会需要讲解员等都会通过平台发布,现有业态收入也在江口共建共富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显示,并即时同步分配到村集体、资源主体、经营主体手中,即时兑现,公开公平。村民们都感受到了村庄越来越好带来的好处,共建家乡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凌旺这样解释道。

  产业发展、农民致富、集体增收……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走上了“农旅艺”结合的乡村振兴快车道。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