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李小涛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李小涛报道:“生活在这里可舒心了,春天可以赏花,秋天可以摘果,路面平坦了,路灯也装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66岁的上栗县赤山镇湾里村村民曾海秀说。
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景。近日,记者走进赤山镇湾里村,平坦整洁的沥青路连接各家各户,白墙灰瓦的农家小屋宁静温馨,一幅悠然恬静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在这里,记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2022年以来,赤山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设思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湾里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湾里村美如画(李小涛 摄)
退出花炮企业变身乡村振兴示范园
在湾里村入口处,一排整齐的楼房吸引了记者注意,原来,这里之前是一家退出花炮企业,经过精心改造,成了如今的上栗县乡村振兴示范园。
目前,示范园建有4栋楼,包括上栗县乡村振兴展览馆、上栗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平台、上栗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农业专家办公区、农业技术培训区和电商直播平台等功能区。
赤山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何颖告诉记者,这里不仅可以培育“新农人”,为农户提供农业种植全程服务,还可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场地和渠道等。此外,通过“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销售”的模式,推动上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湾里村美如画(李小涛 摄)
在建设过程中,湾里村注重盘活闲置土地的同时,还注重污水处理、河道提升、村庄亮化、房相改造、庭院美化,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行走在湾里村,宛如置身公园,亭子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聊家常,路灯装到了村民家门口,庭院绿化整齐划一,还有供村民阅读的智慧书吧。
特别是临近春节,路灯、民房都挂上了红灯笼,窗户都贴上了窗花,更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
湾里村的农家民宿(李小涛 摄)
多产融合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赤山镇的农耕文化中,民间一直流传有“十八子”,其中的“土车子、石磨子、算盘子”,体现了湾里村民勤劳朴实、善于合作、有经营头脑。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一方面,湾里村改造了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倾力打造“粮心小镇”,为稳定粮食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0余户。
另一方面,湾里村还与国企合作,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进航天大豆育种项目,2021年,完成两季航天大豆种植,收获58万斤航天大豆,2022年,航天大豆和油菜又喜获丰收,传统农业在这里焕发新生机。
湾里村美如画(李小涛 摄)
“赤山朗”冰糖柚作为湾里村的本土品牌,从零起步,目前已发展了300余亩,成为当地村民的又一增收渠道。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赤山朗”品牌是由定居在赤山镇的外地女婿夏洪保打造的,他扎根赤山镇10余年干农业,最终做成了龙头企业,并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冰糖柚。
何颖介绍,湾里村美丽乡村建设,集“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于一体,不断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涵与人文体验,留住最美乡愁。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