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杲杲,暖意融融。在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荷尧村的赤松茸食用菌基地上,24个钢管薄膜大棚整齐排列,一朵朵赤松茸已然破土而出。村党委书记刘华萍招呼着从湖南请过来的技术员何爱民:“老何,快叫些人来,把地里的货采了!”
“好嘞!”只见何爱民在电话里一通召唤,不到几分钟,村民陈国萍就带着5个老姐妹提着篮子赶了过来。她们轻车熟路,掀开秸秆铺成的“被子”,捏住菇柄轻轻一拧,一朵朵鲜嫩的赤松茸就被摘了下来。“干这个活不累,80元一天,划得来!”陈国萍乐呵呵地说。
站在田埂上,刘华萍喜滋滋地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按亩产3000斤计算,这40亩赤松茸产量不少于12万斤。新鲜货,我们批发价是8元钱一斤;烘干了卖,一级品至少140至170元一斤。”他告诉记者,这个产业是村集体利用70万元的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建起来的,被视为“全村的希望”。“我们想通过村里‘打个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终帮助农民一步步致富。”按照刘华萍的设想,这个基地建成后,村集体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更多村民聚集到产业链上,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荷尧村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之一。在该村村委会办公室,摆着一张色彩斑斓的荷尧村村庄规划图(2022—2035),全村功能分区、发展方向一目了然。按照规划,该村将以“一河山水田园画、两岸十里新荷尧”为目标定位,依托当地的吴学周院士文化和山水林田资源,致力发展理学农耕文化体验游产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湘赣边研学旅游目的地、江西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示范村。
记者来到规划建设中的荷尧村院士理学农耕文化园现场,抬眼望去,长平河碧波荡漾、灵犀山层林尽染,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工地上,挖掘机来回穿梭,夯土筑路不亦乐乎,一座通达南北的廊桥已具雏形。据了解,该项目投资525万元,今年建成后将由村集体以“乡村文旅股份合作社”模式运营,全民参与、全民得利,预计年接待研学游5万人次,年创收350万元。荷尧村的乡村振兴路,将越走越宽广。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启红、钟进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