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文)看着水管中喷涌而出的河水,长平乡淡塘村种粮大户张辉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舒展。今年,他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了300亩粮食,眼下正值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却面临着无水灌溉导致减产的风险。
正当张辉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淡塘村党支部书记周英带着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火速买回了5台水泵,在严塘、大水泷、猴各塘等受旱较为严重的区域铺线架管,想尽一切办法引水保灌。伴随着抽水泵发出的轰鸣声,久旱的稻田迎来了甘露,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7月中旬以来,赣西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上栗县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旱。目前,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2.48万亩,成灾面积约1.2万亩,其中绝收面积约0.04万亩,产量损失约0.55吨。”据上栗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彬介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上栗仍处于晴热高温少雨状态,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极为严峻的抗旱形势,上栗县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抗旱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开展抗旱工作。自出现旱情以来,上栗县已投入400余万元抗旱资金,启用泵站3个、投入机动抗旱设备233台、出动机动运水车辆17台,为800余名饮水困难人员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保障全县抗旱,该县供电部门第一时间派出20余支抗旱保电小分队,服务村组供电保灌。县农业农村局派出2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受旱较为严重的村组,加强以抗旱保苗、保果、保结实率为重点的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县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并组织开展了第一次人工增雨作业。
县级迅速调度发力,乡镇村组务实行动。在东源乡,该乡出资统一购买70台大功率应急水泵、1万余米长水管,组建15支党员服务队深入各村摸排受灾情况,帮助群众抗旱保产;在杨岐乡水井村,村两委干部自筹资金3万余元购置4台潜水泵,全天24小时从河中抽水缓解旱情;在鸡冠山乡驿马村,党员易朝无偿提供水泵、水管用于全村抗旱,芦下村党员孙细萍通宵达旦坚守在抽水现场,确保机械运转正常;在桐木镇湖塘村,村里的“民间消防员”动用消防车,不间断运水灌溉受旱农田……在上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锋队争当“主心骨”、争做“贴心人”,正全力打响抗旱稳产保收“保卫战”。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