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万炳全报道:打糍粑、赏龙灯、吃迎客面、给小孩发拜年红包……春节期间,宜春市袁州区农村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让年味渐浓,勾起“乡愁”。
大年初四恰逢“立春”节气,家住萍乡的晏女士驱车到老家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向亲戚拜年。
“农村比城里的年味要浓得多,真好玩。”10岁的万迎新高兴地说。连续5天来,他都是跟着妈妈和哥哥走亲戚拜年,年初一给爷爷拜年,初二去外婆家,初三去外公的兄弟家,初四早上去舅公家,中午、晚上去姨婆家。
家家户户都一样,一进门,行完拜年礼,就端来一茶盘熏豆茶。“熏豆茶是袁州区农村过年的一种传统迎客茶,据说已经流行了千年。每家每户的熏豆茶都有自己的配方,比如我娘家的熏豆茶,除了主角熏豆和茶叶之外,还要加白芝麻、胡萝卜丝和一种自制的香椿,味道非同一般。”晏女士说。
晏女士带着家人在袁州区农村过春节,觉得特别有意义。她说,白天品尝糍粑、红薯干、南瓜子等小吃和零食,夜间有各色灯彩。出门随便走走,家家户户围坐柴火炉拉家常,顽童则在门前燃放着烟花,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会勾起“乡愁”。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挂着腊肉、香肠、鸡、鸭、红薯、猪杂等传统腊味,门前一盏盏红灯笼很醒目。”晏女士说,过大年,她娘家每家每户打糍粑是习俗。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聚在一起,熟练地拿起杵槌,成了农村过年的一道景观。
“去我娘家,一条长长的水泥马路进村,阡陌交通,蜿蜒曲折。到了初二,亲戚们都会回来,娘家相当热闹。村里鸡犬相闻,堰塘里还有鸭子游荡,猪儿在圈里吃得欢畅,烧柴的土灶,炊烟寥寥……对一个城里娃来说,这些体验都很新鲜,它带来的快乐,显然比在城里团聚本身更为有趣。”晏女士乐呵呵地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