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江雅雯
老旧小区装电梯、农村面貌换新颜、幸福养老有温度……2021年以来,湘东区峡山口街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了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了一批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老楼装新梯 幸福“加速度”
“我们原本打算把老房子卖了,一听说要加装电梯,又搬回来住了。”看着即将投入使用的电梯,最近搬回团和社区居住的居民郑水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团和社区是一个老工矿社区,常住人口有954人,以老年人居多。随着时代变迁,社区日益老旧,社区居民生活环境与需求落差愈发明显。为改善社区居住环境,该街在全面接管团和社区后,开始了有力、有序、有效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之路。
“前两年,我们主要是针对社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包括道路‘白改黑’、雨污分流等等,基本解决了过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团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巍介绍,去年社区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通过实施海绵工程、打造户外活动场所等,社区面貌得到了提质升级。
“去年,我们开始给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受到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张巍说,电梯按约10万元的价格加装,由社区牵头、居民自筹购买。电梯以外的所有工程设施,都由政府出资建设。目前,社区已建有两台电梯,待通过相关验收后即可投入使用。
“如今,社区不仅道路平了、环境美了,又解决了上下楼的难题,以后我们可以安心养老了。”郑水仔笑着说道。
昔日垃圾山 变身“后花园”
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美丽乡村也在上演着精彩“蝶变”。
该街火星社区新农村建设点位于萍安钢铁制氧厂门前,占地面积约15亩。“以前这里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还有很多工业垃圾堆积成山。”社区工作人员文彬君告诉记者,去年9月,社区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清除垃圾近300车、提升改造道路1500余米、栽种植物1.2万余平方米、铺设涵管186米……乡村面貌有了极大提升。
家住火星社区的文雪兰,如今只要一有闲暇就会沿着社区里的湿地公园散步。走在平坦整洁的马路上、看着路旁粉刷如新的民房、感受湖面吹来的氤氲水汽,她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很舒服、很幸福。”
据了解,社区采用“党建+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新农村建设”等形式和活动,不断吸引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治理。现在,社区居民都会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并积极配合开展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和谐成果。
养老新模式 守护“夕阳红”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让家中老人衣食无忧、安享晚年,成为很多居民最关心的事。近年来,该街积极探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如今,全街已有1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继建成。
走进今年1月建成开放的新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室内棋牌室、健身室、阅览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室外还有健身器材、休闲小广场供老人锻炼、休憩。“我们主要通过社区综合体、党员和志愿队伍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相说,在养老服务中心餐厅,老人们花3至8元即可享受一份可口的饭菜。针对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独居、空巢老人,志愿者们还会免费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居民邓元梅经常在养老服务中心打完羽毛球后,在中心餐厅吃饭。“我们在这不仅玩得好,还能吃得饱、吃得好。”他开心地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