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军)12月28日,记者在萍乡市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市水稻种业科技成果连创佳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
“十三五”期间,我市主持选育或联合选育了高产稳产品种萍两优106、优质稻品种荃优106等各类型水稻新品种18个(次)通过审定,其中有两优106、萍两优雅占、徽两优8061、徽两优106、萍两优106、创两优106、萍两优航1573七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6项,申请保护并公告8项,出版专业论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2项,获省科技成果登记5项。新品种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推广应用近300万亩,增产稻谷约900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近2亿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选育宏两优瑞占、内5优3248、万象优8339、宏S等4个优质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和1个高产品种通过国家初审。原市农科所参与的项目“矮秆密穗优质水稻恢复系R225及衍生系的创制与应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三五”以来,我市农业部门共承担各类项目46项,其中80%以上是联合攻关或协作项目。通过加强科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主动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广泛对接与科技合作,实现了资源、信息等要素共享。同时,加大了与种企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平台和推广优势,联合开展水稻新品种培育攻关和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