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又“点墨” 建设特色景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各色乡村森林公园已遍布全市各地,这些乡村森林公园的建设过程可谓独具匠心。
在规划初期,全市组织了风景园林、旅游、建筑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乡村森林公园的规划进行出谋划策。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六个一”要求高标准建设。同时,结合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优势,使基础设施达到功能化、美化效果。
每一处乡村森林公园建设既提升景观质量,又彰显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亭台楼榭,主题雕塑、文化长廊,还是民俗景观,休闲广场,细微处点缀之图景,无不彰显浓厚的历史和乡土文化,散发出独特人文魅力。
为避免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千园一面”,萍乡市在设计上完美融合自然景观,打造别具一格的地方历史文化“亮点”工程,将萍乡的红色、古色元素有机地融入绿色生态体系,使各景区、景点特色凸显,主题鲜明。
由“砍树”变“看树” 打造专属“氧吧”
乡村森林公园与城市交错纵横的道路、拥挤的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满足村民对实施乡村振新战略的美好愿景,全市不断对乡村森林公园进行绿化、美化、彩化和珍贵化建设。
乡村森林公园是一个“天然绿色氧吧”,与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乡村森林公园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承担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角色,很好地维持着乡村的生态平衡。
“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近年来,全市打造的38处乡村森林公园极大地拉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农民依托乡村森林公园积极开展与森林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运输、导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由以前的“砍树”变为“看树”,“卖木材”变为“卖景观”,乡村森林公园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既保护了资源,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萍乡市林业局着力实现乡村增色、林农增收,真正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美丽幸福新萍乡作出更大贡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