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黎春源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萍乡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及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财政经济委员会)对计划草案和报告在会前初审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及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复苏向好,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短板等。对此,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萍乡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符合萍乡发展实际,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萍乡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起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系统观念,协同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建立规划实施协调联动机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按时完成每个节点的目标任务。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衔接,提高各类政策的精准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十四五”开局之战。
二是突出创新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努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政策引导,统筹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等要素的协同运用,助推我市行业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夯实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健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园区产业承接力、企业聚集力和财源创造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三是着力增投资扩内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契机,打通堵点,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围绕“十四五”期间产业定位和攻坚方向,结合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建成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全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和障碍,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等要素资源,做好项目建设保障工作。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大力激发民间投资实体经济活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动做好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四是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整体消费能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安排城乡公共公益项目,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切实补齐短板,提升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医养等公共服务质量,为全市人民创造方便温馨的高品质生活条件。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