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易正亮
近年来,安源区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幸福感节节攀升。形成了乡乡有产业、村村有实体、户户有门路的增收格局。
党建+队伍建设,跑好“火车头”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安源区注重强化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换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一班人,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实力。积极抓好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组织全区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到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硬本领。
目前,该区49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致富能手26人,为每个村培育了两名后备力量,选定了40名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带领群众增加村集体收入,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建+产业发展,激活“一池水”
2020年6月,经过泉江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该村土特产宝贝蛋上了“网”,畅销全国,村民开启了农家乐,生意火爆,日子越来越红火……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安源区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农村三资管理力度,重点指导各村全面清理村级闲置资产、资源,重点抓好老村部、老村办学校、老村集体企业厂房等的管理。另一方面,围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一村一策”,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电商、红色资源等产业,积极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将部分村集体土地、林权、水面等资产进行整合后出租或入股经济实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党建+重点项目建设”竞赛比武,实行“1+6”运行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量化经营性集体资产3.2亿元。
如今,青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从55万元提高至240万元,张家湾村“把一切献给党”安源党性教育基地农垦基地里金丝皇菊让党性教育与集体经济共同发展,丹江街前景合作社里的蔬菜乘上“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翅膀进入寻常百姓家……
党建+全域整治,撬动“动力源”
深冬时节,走进高坑镇楠木村,只见小河上的小水轮正在悠然地转动着,走进白源街凯光新天地,别开生面的喜人场景不断涌现……近年来,安源区聚焦全域整治、整村提升,聚焦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村容村貌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安源区一方面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下拨30万元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经费。另一方面,聚焦“增效、增收、增绿”,出台《安源区2020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积极推进早稻生产和耕地抛荒撂荒治理,提升生猪产业发展等措施,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截至目前,16个村已完成1324亩耕地整治,发展早稻种植3000亩。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