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李文、朱婷婷报道:冬日的清晨寒气逼人,天刚蒙蒙亮,贺金蓉就已起床,来到自家的牛棚,为她的“牛宝贝”上料、喂水、清理粪便……忙完后,贺金蓉一刻都不闲着,又把牛群赶到田间地头吃草,看着一头头壮实的黄牛悠闲地吃着青草,一天天茁壮地长大,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贺姐,您养的牛又长肥了不少,年底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斜田村第一书记刘志高来到田间,上前和正在放牛的贺金蓉打着招呼。
今年50岁的贺金蓉是斜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腿部残疾,无法外出务工,丈夫的身体不好,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看着一家子窘迫的状况,贺金蓉一度十分沮丧。
2014年,贺金蓉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各项政策,镇、村干部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方案,引导和推荐她发展养殖业。
“我身体残疾又没有文化,搞养殖确实是不错的路子,但是我没有任何养殖技术,养殖风险太高了,一旦失败,这辈子都难翻身。”贺金蓉说出了自己的顾虑。针对这种情况,村里邀请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和农技员给贺金蓉指导传授养殖技术,同时宣传养殖业保险、产业奖补政策等,让她服下了发展养殖业的“定心丸”。
2017年,贺金蓉抓住了发展产业的“牛鼻子”,在斜田村岩下山头办起了综合养殖基地,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又管理得当,当年就有了效益,家庭年收入增加了近3万元,并实现脱贫。
“政府能扶我一时,不能扶我一世。等政策不能等到老,自己会做事才是真本事。”贺金蓉感慨地说。而今,贺金蓉家的牛存栏量达28头,她用养牛的收入来扩大养殖规模,额外养殖了11只山羊、280多只鸡。这是发展产业促脱贫的真实写照,在扶贫政策的精准“滴灌”下,还有一大批像贺金蓉这样的贫困户通过牵住“牛鼻子”,成功脱贫,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