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萍乡讯(记者刘启红) “为了孩子的明天”大型爱心助学活动连续坚持了11年,累计捐资2000多万元,帮千名学子圆了大学梦;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助学筑梦铸人”孤困儿童帮扶项目,长期资助200余名孤困儿童;启初关爱志愿者协会“杜鹃花小屋”项目,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关爱基地……近年来,萍乡市围绕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目标要求,注重高位推进、增强文化认同、立足基层社区、坚持项目带动,不断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目前,该市有注册志愿者27万人,志愿服务队伍达890余支。
萍乡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制订《关于推进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成立市级层面的志愿服务中心,并把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免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从2015年起,该市为全市志愿者统一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出台《萍乡市志愿服务礼遇办法》,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授予相应星级称号,对志愿者进行精神嘉奖和适度物质回馈。此外,还建立工作考核制度,把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考核。
立足基层社区,萍乡市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爱心小屋、杜鹃花小屋等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各类志愿服务站点1200余个。制订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方案》,从政策、资金、项目、奖励、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重点打造了安源志愿者协会、启初志愿者协会、灯塔公益发展中心等一批志愿服务组织。为增强志愿文化认同感,还创作了《萍乡志愿者之歌》等志愿者主题歌曲,确定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有爱心成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宣传口号,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志愿者。
萍乡市还注重抓好资源整合,形成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下单、发布项目,企业买单、资助项目,志愿者组织接单、实施项目的“三单”模式,有效调动社会力量,集聚爱心资源。同时,建设志愿服务项目数据库,定期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绩效评估。此外,还推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吸引更多企业资助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