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本网专稿
江西萍乡:打造文化厚重之城 群众有了免费“文艺课堂”
2020-09-25 15:52:00    来源: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编辑:叶新阔    作者:李小涛
字体:   | 萍乡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新闻热线:0799-6321110  投稿邮箱:djwpxfz@163.com

学生们参观安源区红领巾纪念馆(记者李小涛 摄)

图书馆志愿者为市民讲解电子借阅证使用方法(记者李小涛 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李小涛报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近日,记者走进萍乡市文化馆,一阵优美的合奏乐传来,在充满文艺气息的氛围中,乐器排练室、声乐合唱排练厅、创意美术教室、电钢琴教室等一应俱全,市民可以免费在此学习一技之长。

  文化底蕴浸润城市气质,文化发展涵养城市文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萍乡不断以文化人,以文植德,形成了文化厚重的文明城市新态势。

市民在市文化馆练习乐器(记者李小涛 摄)

  文化场馆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群众有了免费“文艺课堂”

  随着市图书馆、市科技馆、安源区红领巾纪念馆、萍乡好人馆、市文化馆等一批市级文化场馆陆续开放,像是串联起散落在市区的点点繁星,织密文化服务网,为广大市民呈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市文化馆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带动多方共建共享,开展“文化大联盟”,打造“遍地开花”的文化阵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市文化馆志愿者为市民讲解课程预约方式(记者李小涛 摄)

  “我们这里一切课程免费,只要居民预约报名参加,我们提供艺术老师教学。课程涵盖音乐、舞蹈、美术、国学等。”市文化馆副馆长钟文萍告诉记者。

  图书馆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人们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今年8月19日,总投资约2.7亿元的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标志着萍乡市文化强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迈出了新的步伐。

麻山村傩文化展览馆(记者李小涛 摄)

  刘洁是市图书馆的一名志愿者,她正耐心细致为市民讲解电子借阅证的使用方法。“因为这边操作都是自助的,我们主要是帮助读者办卡、借书还书,解疑答惑。”刘洁说。

  市图书馆副馆长李力介绍,市图书馆现有各类馆藏文献95万余册(件),其中电子图书36万册,另有数字资源存储容量25T。

  除了市级文化场馆,还有社区、村级综合文化站,让群众闲暇时光有了学习的好去处。

  位于湘东区滨河东路的峡山口街综合文化站,曾是原萍乡发电厂的旧址。2012年电厂整体搬迁芦溪后,留下了闲置土地近600亩。

  为唤醒“沉睡”资产、释放“黄金”效应,峡山口街计划分“三步走”盘活电厂国有闲置土地资源,打造湘东区文化创意街区。

  如今“旧貌”换“新颜”,峡山口街投入350余万打造了居民健身平台、湘东区图书馆等一系列居民文娱场所,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位于峡山口街的湘东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书籍(记者李小涛 摄)

  “村里面打造的15分钟文明实践活动圈,让我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麻山村老党员刘德常说。

  据了解,麻山村通过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形成固定的实践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整合多支队伍,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建立了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等7类服务点。

[1]  [2]  下一页  尾页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djwpxpd)"和"江西新闻(jxrb_jxnews)。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642308157@qq.com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新闻热线
座机:0799—6321110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中国江西网萍乡分站【萍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