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熊超、谢素敏报道:片片荷叶高低错落,朵朵荷花亭亭玉立、竞相绽放,炎炎夏日,赏花成为不少人心驰神往的休闲活动,然而在安源区丹江街前景合作社,荷花池底“长”出了小龙虾,当地村民通过在荷花池内养殖小龙虾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农业生态循环新路子,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
今年56岁的周桂昌开过货车,办过砖厂,家境不错,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一点儿闲不住,凭借着丰富的蔬菜种植和企业管理经验,还有周边农户对他几十年的信任,从今年2月,开始接手前景合作社的经营工作。
数月的悉心照料,起早摸黑地辛苦劳作,合作社逐步走上正轨,基地与周边学校、医院、餐馆和超市等达成合作,蔬菜、水产供不应求。周桂昌并不满足于现状,考虑到荷花种养只是一种单一的养殖模式,带来的收入比较少,他萌生了“在荷花池底养小龙虾”这个新奇的想法。
“小龙虾的生长周期短,在荷塘里过个冬,到了来年的3月份就可以开始上市卖了,养殖的荷花可以净化池塘的水质从而保证了小龙虾的品质,价格也能卖得更高,而且荷花池里食物资源非常的丰富,小龙虾有了食物就不愿意挪窝,因此可以减少部分防逃设施的铺设,降低了养殖成本。”周桂昌拿定了主意。
荷花池底养龙虾是一种全新的种养模式,从没尝试过,村里的扶贫产业得多上心,不允许失败,周桂昌只能凭着自己爱琢磨的这股子劲头边干边学,为此,周桂昌还专门去学习了小龙虾养殖。
在经过技术培训后,今年周桂昌分两个批次共购买了2000斤的虾苗放入莲池,开启农业“套养模式”。为了保证龙虾的口感和品质,周桂昌坚持生态养殖,在池里投放龙虾所食用的天然鱼草,同时定期给龙虾补充以蛋白质为主的生态饲料。
经过三个多月的细心培养,龙虾已到成熟期,且产量喜人。一笼一笼个头饱满、鲜活红亮的小龙虾,正以每斤25元的价格卖给收购商。按照虾苗与产量1:5的比例,今、明两年合作社可收获近1万斤的小龙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