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文、彭国辉)焕然一新的图书馆刮起学习充电新旋风,“智慧书屋”“休闲书屋”“康养书屋”掀起全民阅读新热潮;1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馆守护乡土乡魂、留住美丽乡愁;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日新月异,400余支群众性文化队伍交相辉映,筑就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坚强阵地……近年来,上栗县坚持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善为抓手,全力提升文化基础设施,积极构建无缝对接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奏响了一曲文化惠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强音。
上栗是享誉全国的“鞭炮烟花之乡”“中国傩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也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临济宗杨岐派的发源地,文化底蕴厚重。在推进“文化名县”建设过程中,该县坚持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为目标,以机制创新和多元文化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为纵深推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编制《上栗县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2018-2020年)》,列支500余万元创建工作经费,并在配齐县级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的基础上,依托乡镇和村组社区,采取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方式,累计招聘基层工作人员157名,确保一线力量有力充实。围绕创建业务知识普及等中心工作,先后组织4次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开展12期培训,有力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上栗县坚持把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作为推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在县级层面,投资4.5亿元建成花炮文化博览园,并按照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强力提升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在乡镇村组,投资3000余万元高规格建成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20余个村级文体小广场,在90%以上的村建成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前哨的文化服务网络。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该县为县乡村图书馆增添藏书34万余册,推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常年免费开放,并新打造了一批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书屋”,连续3年举办“你阅读·我买单”读书惠民活动,有效滋养干群精神世界。坚持以上栗县“人间焰火”文化志愿者协会为核心,先后培训文化业务骨干3000余人次,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轻骑兵五送五进”惠民活动,编排《城乡齐唱文化歌》《扫黑除恶保平安》《建设平安和谐新上栗》等本土节目,年均组织送戏下乡40场、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60余场,累计送电影下乡2612场。
与此同时,该县连续举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带茶灯”进门入户喜迎新年活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出行”祈福活动、“龙腾狮跃闹元宵”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活动,连续举办十届“大地红之歌”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阅读进课堂”达标创建活动,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