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栗讯(记者张晶、通讯员文怡)8月上旬,记者在上栗县上栗镇“泉之源”田园综合体采访,只见湖光潋滟、山色旖旎,绿柳依依、红船点点。尽管天气炎热,但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接踵而至。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该镇原归属达塘水库周边的泉塘村、达塘村、水源村,在县镇村三级的合力推动下,抱团发展共建田园综合体,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西湖”。前不久,当地一花炮企业还邀请了全国上百名客商来此赏烟花、观湖景。
据了解,长期以来,这三个村村民靠水而居,污水直排,垃圾乱扔,无序管理导致严重的水生态污染,“臭水塘”成了村民和政府的一块“心病”。为此,上栗镇党委连续在三个村召开“屋场贴心会”,将“心病”搬上桌面,掰碎了、聊开了,确定了三个村“统一规划、联村治理、联村建设、抱团发展”的发展思路,采取“运营公司+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
村民们说,过去,大家为争水没少红过脸。听说治理水库要清理淤泥就地建湖心岛,部分水源村村民误认为会影响水田灌溉,而且一期工程多分布在泉塘村、达塘村,于是产生抵制心理和举动。一场“屋场贴心会”及时在该村举行,镇领导参会并承诺尽快启动二期工程,惠及更多水源村村民,第一时间解开了村民的心结。
今年4月开始运营的“水上游船项目”是三村合作的首个项目。为避免无序竞争、重复投入,镇村连开了5场“屋场贴心会”,就三村联合注册公司、入股分红等事项,明确了责权利。县镇村三级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清淤、建湖心岛和活动广场、修环湖游步道和绿化;引进了湖南省一家文旅公司,对三个村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分片打造种植采摘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等8个休闲旅游区域,水面由不足100亩扩展到200余亩。据悉,自去年开放以来,“泉之源”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短短两个月,“水上游船项目”回本,三个村均新增集体收入4万余元,合作社110户农户平均分红近2500元。
中午时分,“泉思源”餐馆门前停了数辆“湘”字头牌照的小车。店老板江宗虎是达塘村的贫困户,自从田园综合体建成营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为什么取名‘泉思源’,就是告诉自己要饮水思源,要感恩党和政府的政策,我们全家不仅脱了贫,还能奔小康。”江宗虎笑着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