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文秀报道:为弘扬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推广使用公勺公筷,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文化,近日,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地方标准《公筷公勺使用与服务规范》并正式实施。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集体聚餐场所公筷公勺的使用,居民家庭用餐可参照执行;标准规定,公筷公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桌用餐时,在同一器皿内取食物且不与口接触的公用的筷子、勺子。
颜色为白色或类白色
印“公筷”“公勺”“公用”等标识
在公筷公勺要求方面,明确必须在规格和颜色上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材质应符合GB4806.1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中,公筷公勺颜色应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颜色宜使用白色或类白色;公筷长度应比自用筷长3厘米至5厘米,筷头略尖细;公勺宜带有可防止滑落至汤盆中的挂钩,在公筷粗端和勺柄等位置印烫明显的“公筷”“公勺”“公用”等标识或提示语。
值得一提的是,火锅或须在餐桌上熟制的菜品,应另外提供生料专用的公筷公勺,专用的公筷公勺应区别于常用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还应配置单独的摆放托架,托架应便于公筷公勺的摆放,且摆放后不易滑落、脱落。
配置充足合理摆放
公筷公勺被误用及时更换
餐饮服务单位、集体聚餐场所应根据其规模和用餐方式,配备足够数量的公筷公勺,满足就餐人员使用。
就餐人员如要求为每位就餐人员提供一套公用筷勺和一套自用筷勺,即“一人双筷勺”,餐饮服务单位应满足其要求,摆放时将公用筷勺与自用筷勺垂直摆放。
就餐人员发现用错、损坏、污染公筷公勺等情况时,应立即更换公筷公勺。此外,《规范》还明确,在就餐过程中,分餐、合盘或换盘,餐后剩余食品打包应使用公筷公勺;就餐人员不使用公筷公勺随意翻拌,使用后的公筷公勺应放回餐盘或托架。
在消毒卫生和保洁存放方面,规范规定公筷公勺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应放置在专用区域,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消毒日期,所使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应符合GB14930.1和GB14930.2的规定。另外,《规范》也建议公筷公勺宜与自用筷勺分开清洗消毒。同时公筷公勺存放区域应有明显标识,方便餐饮服务人员或就餐人员使用。
引导就餐新习惯
开展公筷公勺评优评先评级活动
作为一种新的就餐习惯,要尽快在大众中普及并非易事。
因此,规范提出,有关部门可针对认真执行使用公筷公勺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相关评优评先评级活动,提高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积极性。
餐饮服务单位应制定、实施本单位公筷公勺使用制度,在就餐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公益广告,餐桌上设置温馨提示。
用餐前,餐饮服务员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并介绍公筷公勺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就餐人员如遇餐饮服务单位未提供公筷公勺,应主动要求餐饮服务单位提供。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形成日常性、常态化工作格局情况下,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对文明用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培养公众良好的用餐习惯,提升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意识,进一步降低因使用自用筷勺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传播的概率,为防控新冠疫情、促进放心消费、保障健康安全等提供技术支撑。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