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朱银霞报道:2020年4月,在胃肠外科工作了10年的韩容芬收拾好自己的“行装”,踏上去重症医学科(ICU)的“征程”。从ICU出来的她,又回来了当初奋斗的地方,从事护理职业22年的她百感交集。“我觉得没什么好带走的,除了这个箱子。”在护理团队对她依依惜别之际,她还念念不忘她的“宝贝”。
原来,她口中所说的“宝贝”就是对造口伤口患者护理时要带在身边的“换药箱”。每天提着箱子在门诊、病房间穿梭,患者及家属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箱女神”。
“尽最大能力去帮助”
造口,是许多人陌生的一个名词,但却是伴随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严重病变术后患者一生的一个人造的“出口”。由于造口没有括约肌,无法控制尿、粪的排出,“造口人”往往会在术后陷入生活和心理上的困境,如果再护理不当引起多种并发症,更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
造口对护理水平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好的专业能力,正确地指导护理方法,还需要有同理心,有精细轻柔的操作。“他们的心灵比较敏感,同时由于造口非常柔嫩,动作粗暴就会引起出血。”,因此,韩容芬护士长要求自己“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尽最大能力去帮助他们,特别是表情、眼神、言语等每个细节都要让他们感受亲切和关注。”
一身过硬的本领让她收获了众多肯定,在造口与伤口护理中,患者及其家属都点名要她操作。即便早已是护士长,她却常年坐不住办公室,总是提着一只箱子急匆匆地奔走于门诊、科室和病房。于是,她便有了一个独特的称呼,大家都叫她“提箱女神”。
“让每一位造口患者都能身心健康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我们改变的可能只是一点点,对于病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帮助和福音!我们付出的只是一丝丝,但我们收获的是最真挚的感恩和感谢!”这是韩容芬经常对护理团队说的一句话。
面对造口患者,全程无缝隙的造口护理路径解决了病人的后顾之忧。术前的心理疏导帮助了80多岁的张奶奶,在此之前,张奶奶听说要做造口,在科室几进几出都不愿意进手术室。韩容芬护士长不断跟她介绍造口手术的一些情况,告诉她医院护口护理的技术特别好,还找来了同样做了造口的张姐进行病友交流。张奶奶被说服了,接受了手术,术后全程由她护理造口。“出院后的几个月里几乎每周都到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来找我,她说有我在她放心。现在老人恢复得非常好,还经常发发照片给我。”,韩容芬对此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提箱女神”及团队的工作内容还包括术中配合医生解决困难造口处置;术后落实精细的造口护理操作、视频宣教,手把手教会家属造口护理技能和知识。为了给患者提供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韩容芬组织团队为造口病人上门服务,利用互联网线上问答和帮助。建立造口病人微信群,让患者在家也可以得到帮助。同时还组织造口联谊会,营造阳光之家,让他们可以在联谊会上学知识、交朋友、传经验。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每一位造口患者均得到良好的康复,都能身心健康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