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锡桂购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做起小生意。(刘艳红 供图)
栉风沐雨 变身商贩脱贫致富
为增加家庭收入,一无基础、二无资金、三无技能的他,凭着一股勇气,开始了他艰难的脱贫历程。
早些年新泉乡以及周边乡镇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附近的村民都集中在赶集点购买生活用品。善于动脑筋的易锡桂抓住了这一商机,做起了摆摊的生意。他向亲戚借了几百元钱,到县里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就这样每天挑着扁担在各乡镇各村卖东西,随后自己挣了点钱,便购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每天起早摸黑,拖着货物辗转新泉、茅店、万龙山、麻田、张佳坊等赶集点售卖,白天赶集吆喝忙了一天,晚上回来还得做饭洗衣、照顾孩子。
2014年,易锡桂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常理,评上了贫困户,能享受到扶贫政策,易锡桂应该感到高兴,可对易锡桂来说,贫困户这顶“帽子”戴在头上,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他觉得靠帮扶过日子,脸上不光彩,说话没底气。每回帮扶干部上门走访时,问起他还有什么需要帮助,他总是摆手说:“不需要了,现在残疾人有很多保障,政府已经帮助很多了,自己有一双手,能干就有饭吃。”
近年来,附近的乡邻都注意到这么一位“特殊”的拄拐小贩。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易锡桂一次赶集也没有落下,他靠着勤劳的双手和一只健全的腿在缺弦的琴上弹奏出了一首铿锵的命运交响曲,他的双手因此比别人的更加粗壮。他也因着品性敦厚、诚信忠良的品性,成为村里村外受人敬重的商贩,摊前时不时聚起了前来寒暄或购物的老顾客,小生意越做越稳定,平均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元,经济效益慢慢有了提高,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家中也时常响起了笑声。
喂猪、种庄稼、打理菜园、进货摆摊……既要挣钱养家还要兼顾种植,如此艰巨的“工作”,体质强健的年轻人都会觉得辛苦,然而腿脚不便的易锡桂却做得利利索索、稳稳妥妥。
2016年,他把近些年辛苦攒下的钱加盖了一层新房,并自己设计对二楼进行了装修;2017年,他送正读大专的儿子去参军入伍,儿子在部队因表现很好,已经转为一级士官,目前在湖南工作。2018年,他家光荣地实现了脱贫,加上残疾补助,一年收入达35000元……起早贪黑,不等不靠,易锡桂用自己的一条腿,硬生生走出了一条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