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萍乡频道  >  莲花县新闻网  >  要闻
“群星”璀璨的莲花县文化馆
2020-03-06 15:25    【字 体:  

  李良才

  莲花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泸潇理学,碧云文章”之誉。承接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莲花当代群星璀璨,人才辈出。上世纪80年代的莲花县文化馆,聚集着一群思想开放、才华横溢的青年,他们立足红土地,勤奋写作,努力拼搏,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这群青年一度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文艺名流,其中不乏作家彭霖山、摄影家郭佳胜、音乐家金春木、画家郭佳明……

  彭霖山,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最受读者喜爱的故事家百杰”之一。1978年借调莲花县文化馆负责文学创作,1985年兼任县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并主持日常工作。他的格言是“扎根于生活,默默地写作”。诚如斯言,那时彭霖山一边深入生活勤奋写作,一边刻苦自学,取得了中国文学函授大学的文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功底。他不谙棋牌,喜爱看书学习、埋头写作。下乡出差时,他经常带着一本笔记本,将听到的或看到的俗语、奇事认真记下来,以此积累资料。据闻,彭霖山为了体验生活,接连三天跟着一个算命先生走村串户,那个先生以为他是公安局的便衣,吓得连忙躲了起来。正是有这种坚韧不舍的精神,彭霖山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1980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糯米团”三伏“红辣椒”》,文章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活泼有趣,在《星火》杂志第一期发表后引起重视。1984年,他创作的故事《毛主席和罗瞎子》在《故事会》上发表后,被30多家报刊转载并结集出版,影响广泛。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逾500万字,出版文学著作16部,获第9届中国民协“山花奖”、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报告文学《老土地进京记》获1988年江西省“好新闻”一等奖。

  郭佳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江西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1984年,他创作的摄影小说(彭霖山撰文)《老土地拜师记》在《农民画报》上刊登,1985年创作的摄影小说(彭霖山撰文)《飞来的书》在《生活杂志》上刊登,获得嘉誉,好评如潮。郭佳胜从小爱好画画,有较好的美术基础,所以他的摄影作品构图新颖,独具风格,在省内外多次获得大奖。1985年,他拍摄的《暮春三月》等十帧作品,先后在《香港画报》等刊物上刊登并获奖。他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拍摄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正因为在摄影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1985年,他被调任江西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998年担任江西画报社社长、总编。在他的领导下,江西的摄影界呈现了“出精品、出人才”的繁荣局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金春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香港当代华人诗学会会员,中华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一级创作员,江西省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现受聘为广东省佛山市群众艺术馆文学戏剧部主任兼期刊主编。1977年调莲花县文化馆任音乐组长、文艺组长,1984年任县文联副秘书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金春木音乐创作的黄金期,他在辅导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在省部级以上发表(演播)各类作品860多件,36件获省部级以上奖。其中,歌曲《南国豆相思豆》(陈方、谷成作词)、《多情鸟》(一清、谷成作词)、《这方红土地》等多次被省内外电台选入“每周一歌”栏目,在全国大部分电台上播放并获奖,流传较广。少儿歌曲《水乡小喇叭》等8首歌曲入选湖北等省、市小学音乐教材,文艺评论《国歌应该唱》和《当前歌曲创作中的“白”与“暗”》等社会反响较大,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他收集整理民间音乐近千首,其中200多首入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国家卷和省地县分卷,受到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的表彰,获国家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

  郭佳明,1980年调入文化系统,先后担任剧团美工,文物办主任,图书馆、文化馆美术创作干部。在画坛久负盛名,中国画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以来,他特别爱好艺术造型设计。1985年,他为戏剧《甜甜和强强》设计制作的舞台美术获国家文化部一等奖,国画《风味》获江西省第二届青年画展优秀奖,国画《秋实》和《赋秋赏菊》分别获全国大展银、铜奖,国画《月是故乡明》入选香港回归美展,并在香港展出;系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奔向新世纪”火炬外形设计者。他的一套山水画作入选中国邮政出版发行的“中国百杰画家作品明信片”,画集先后由岭南美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顺德市美协理事、顺德市政协委员,供职于顺德市博物馆。

  舒水娣,中国舞蹈家协会民间舞蹈研究会会员,江西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曾任莲花县剧团副团长、县文化馆副馆长。在舞台上,她曾经塑造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角色。在辅导群众文化工作中,她编导的群众文化节目屡屡获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参加国家“七五”规划《民间舞蹈集成》的重点研究项目,担任莲花县《民间舞蹈集成》的责任编辑。为了挖掘民间瑰宝,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连续下乡385次,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村,访问了328名老艺人,整理出了当年苏区流行的《大放马》《慰劳红军哥》《三蝴蝶》《葡萄仙子》4个舞蹈节目和《摇彩》《茶灯闹春》等民间舞蹈节目,对研究苏区革命文艺和挖掘民间艺术瑰宝作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她被省文化厅、省舞蹈家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受到国家文化部表彰。

  黄灯燃,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萍乡市戏剧电影电视家协会理事,萍乡市民间文艺曲艺家协会理事,1971年调入莲花县文化馆从事戏剧编导演及文艺辅导工作,曾任县文化馆副馆长。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晴雨伞》《110的故事》《真货店》等均获地市级文艺汇演等级奖,1984年自编自导的采茶戏《甜甜和强强》参加文化部、文联等14家国家级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儿歌舞、学校剧、幼儿木偶录像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此后,他又获得吉安地区1983至1987年度文艺创作一等奖,次年创作的童话歌舞剧《小蜜蜂回家》获全省少儿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创作、作曲二等奖。

  李萍,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1971年担任莲花县采茶剧团演员,主演花旦小生,1986年调到县文化馆任戏剧辅导干部,1989年参加江西省小品大赛,自编自演的节目《买时髦》获得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

  彭建东、李强,都是莲花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他们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在省内小有名气。1983年,李强创作的工笔画《古祠春意浓》等16幅作品被江西省美术协会收藏,彭建东创作的《家家乐》等3幅作品在《江西日报》上发表。

  文化振兴,幸有伯乐。上世纪80年代,莲花县的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涌现这么多的文艺人才,也得益于有一位好领导——文化馆馆长彭国泉。虽然他双脚残疾,但慧眼识英才,成为文化战线的“伯乐”,把一个个的文艺人才调入县文化馆。他经常拖着残疾的双腿下乡,指导各乡镇的文化站工作,组织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那时,文化馆内分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和行政图书资料小组(室),还有一个电影录像放映队,全县15个乡均建立了文化站,各项活动如火如荼,群众文化空前活跃。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文化干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他们消除“文人相轻”的思想,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莲花文艺工作努力。时任县政府副县长的陈天相曾作一联:“前跛后拐,不离正道;左晃右摇,却非邪风。”并说“非贬而实褒也”,幽默风趣地赞扬了彭国泉的高尚风格。

   
  [稿源:萍乡日报]
  [编辑:李良才]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论坛
闪石乡镇处理垃圾用火烧 莲花县升坊镇泰岭村垃圾成灾
·莲花县林业局危旧房改造
·莲花县良坊镇小学有教师长期吃空饷
·萍乡市莲花中学乱收费
·关于莲花县进昌问题的建议
    微博互动
    民生新闻
·莲花县一残疾贫困户在政府帮扶之下...
·莲花县二环东路垃圾场何日清理 居...
·莲花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生态莲花展新姿——秀美江西莲花行...
·不在校内住却仍需缴200元住宿费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