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荣、吴舟
卢德铭(1905年-1927年),四川宜宾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1924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东征、北伐,屡建奇功,成为“铁军”著名战将。1927年6月受命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并任团长。同年9月率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任总指挥。文家市会师后,支持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军的正确主张。随后率部转兵,途经萍乡芦溪山口岩时遭敌军伏击。为掩护部队,带领一个连阻击敌人,不幸于9月25日在战斗中牺牲。2009年9月,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南昌起义打响后,卢德铭接到前敌委员周逸群发来的电报,随即率部开赴南昌起义地域。但途中遭到张发奎部的围追堵截,最终没能赶上起义部队。1927年8月中下旬,根据党的指示,卢德铭率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所部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反革命军队力量强大,而起义军兵力少且分散,加上对敌情估计不足、缺乏作战经验、指挥失当等原因,起义遭受很大损失。9月19日,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集中。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提出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的主张。但是,师长余洒度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卢德铭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他说:“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这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果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由于卢德铭威望很高,他的意见对会议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最后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向南转移。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9月24日夜里到达萍乡芦溪扎营。第二天凌晨,起义部队又发出了开拔的号令,疲意的官兵们又出发了,毛泽东、卢德铭随前卫行动,师部居中,后卫为苏先俊第三团,他们经山口岩进九洲向莲花方向前进。
山口岩是进入山区的一个重要关卡,地势非常险要,中间是水深湍急的袁河,两侧山势陡峻。由于天还未亮、道路狭窄,队伍拉得很长,前卫和中间部队进入山区后,后卫部队被甩在了后面并且迷了路。这时,敌江宝定特务营已赶到,突然向后卫部队开火。10多分钟后,国民党江西第四保安团也从西北方向直扑山口岩的白泥山,配合江宝定营追击第三团。敌人已形成合围,两军交锋甚烈,第三团仓促应战,被打得溃不成军,损失很大。
前卫部队听到后面传来激烈的枪声,知道第三团处境困难了,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总指挥卢德铭挺身而出,对毛泽东说:“毛委员,你率部队先走,我带一连兵力去接应三团。”毛泽东说:“派其他人去吧。”卢德铭坚定说:“还是我去,我有作战经验,而且现在部队士气低沉,我去了才更能激发士气,指挥部队。”说罢,立即率兵返回山口岩。
卢德铭抵达山口岩就夺下了白泥山头,阻击敌人。战士们见总指挥亲临最前线,土气高涨,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掩护三团撤离。
上午9时许,当后卫部队安全进山后,卢德铭与担负掩护的战士撤出战斗,通过一片开阔地,向山口岩南侧的黄泥壁转移,与前面的部队会合。当掩护部队还在开阔地奔走时,萍乡的地主武装赶到,占领了白泥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向掩护部队疯狂射击。激战中,卢德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掩护部队撤到黄泥壁与敌对峙,敌人不敢贸然追击,掩护部队也不恋战,继续追赶部队。
毛泽东得知卢德铭牺牲后痛惜不已,大声喊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38年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茨坪同江西省委负责人交谈时,他感慨地说:“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草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一个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决定进军路线的会上,就是他有力地支持我的提议,退入萍乡向罗霄山脉转移,在芦溪一战中牺牲了。”
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1982年,在卢德铭牺牲地建立了卢德铭烈士陵园。2007年扩建更名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现在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到春天,山口岩山上便盛开着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