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带领志愿者到桐木小学开展捐书活动
李红为贫困家庭送去生活费
组织志愿者整理现场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记者李小涛、罗建华报道:当特困孩子遭遇家庭变故时,是他组织募捐送来了救命钱;当误入歧途的浪子贫病交加流浪街头时,是他伸出了援手;当孤寡老人面临无助时,是他送去了亲人般的温暖……他5年如一日,把一个50来人的公益组织,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聚集了各个层次的爱心人士,将公益活动实现县、乡(镇)、村全覆盖,创造了每两天一个善举的纪录。他虽是上栗县桐木镇蕉源村一名普通农民,但他用切实行动践行了“人人公益”的理念,无论是在萍乡还是在上栗,人们一提到今年41岁的上栗县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李红,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李红是名副其实的群众‘贴心人’!”
大爱无疆 为贫弱群体撑起一片艳阳天
“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是李红的生动写照,让李红最牵挂就是全县的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上栗县桐木镇胜利中学8年级2班的黄好现在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员,“要不是李红叔叔对我无私的帮助,我可能早已离开人世了。”
黄好来自一个被疾病屡屡袭击的清贫家庭:父亲黄代华74岁,身高只有1.2米,靠理发维生;大哥患有痴呆症,完全无劳动能力。2012年大姐因骨髓癌医治无效死亡,2013年,母亲陈真莲乳腺癌恶化,二姐被迫辍学外出打工,2014年,黄好被检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
黄好哽咽着对记者说:“在我躺在床上等钱治病的时候,李红叔叔发动志愿者在上栗县街头组织了2次募捐,并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呼吁,县内外爱心人士通过不同方式,给我送来了救命钱。现在我的病已经治好了,但李叔叔仍一直关注着我全家,每个月都到学校和家里看看,并送来生活费和日常用品。”
2017年,李红带领志愿者连续11次走进上栗县特殊学校送温暖。这里的儿童大都是些流浪、孤残、特困儿童。每次李红到这里献爱心,孩子们就特别开心,簇拥着李红,亲切地喊着“李叔叔”,这一声声甜美清脆的“叔叔”,把李红的心给暖化了。“看到这些孩子们开开心心,觉得比什么都幸福。”
为了帮助特困学生,李红牵头策划了“X+1”助学行动,自己带头全额资助了2名大学生、1名特困初中生,通过与“壹基金”等公益组织对接,以众筹方式为1000余名事实孤儿发放了1000余个温暖包。通过“叶方平教育奖学促进会”等助学基金,累计资助50余名优秀贫困初、高中生,通过自身开展的“情人节鲜花义卖”“ X+1”助学计划等方式,上栗县志愿者联合会累计资助特困中小学生1800余次,累计捐助资金达100余万元,他还连续在各乡镇敬老院开展47次敬老志愿服务活动,送去关爱和欢笑。
李红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看到受助的贫弱群体的生活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让他懂得如何珍爱生活,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