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傍晚,萍乡武功山景区突降暴雨,持续整宿未停。武功山蓝天救援队接到一名女大学生小玉(化名)从景区深山打来的求救电话,称她和同伴傍晚从深山小路返回途中,突遇暴雨不慎滑倒,并滚落在悬崖下的一处瀑布潭河床上。她的同伴脚踝受伤,已陷入晕厥。21时许,她的手机才拨出电话,向救援队发出求助。
武功山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平根据小玉打来的电话,通过GPS定位确定了他们被困的大概位置。随后,他召集了罗钦江、冯桂松、赖继坚及山脚下的6名村民,组成临时紧急救援小分队,火速上山,展开生死大营救。雷雨交加的夜晚进入深山营救,会有滑坡、山洪及泥石流等安全隐患,但救援小分队还是在7月25日凌晨4时许,成功将被困两人解救下山。
据悉,以罗钦江、冯桂松、赖继坚等退役军人为主心骨的武功山蓝天救援队成立6年来,在景区成功营救了2000余人。
7小时雨夜深山营救
“当晚21时30分许,我们10名救援队员整装进山时,武功山景区雷电交加,暴雨如注。为尽快找到那2名被困的大学生,我们在漆黑的雨夜中,冒险沿着景区溪流上山搜寻。”罗钦江向记者回忆起7月24日晚的搜救过程。
他说,因为暴雨,溪流两旁的山路特别湿滑,行走十分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其中一名队员就不慎滑倒,差点坠落山崖。他和冯桂松、赖继坚3名退役军人果断走在最前面开路,希望尽快找到被困游客。令人焦急的是,在搜救途中,他们随身携带的GPS定位仪突然没电了,无法开机,搜救目标的定位功能中断。大家只好凭经验顺着大概的方向行走,同时一路大声呼喊小玉的名字。
张平还告诉记者,武功山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暴雨季节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山洪暴发等地质灾害,以及毒蛇出没。深山盛夏夜晚特别凉爽,当晚救援队员在搜救途中先后遭遇了3条蛇,所幸的是都躲过了。
凌晨1点半左右,身心俱疲的救援队员终于在悬崖下的一处水潭边找到了小玉和她的同伴。这2名大学生穿着薄薄的雨衣,全身早已湿透,不停地颤抖。他们见到救援人员时,激动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救援人员为他们补充能量和水分,等到他们恢复体力后,才由救援人员搀扶着向山下撤退。至此,从接到救援电话到成功营救,历时7个小时。
应时时绷紧安全弦
张平向记者表示,救援的原则是“先保己再救人”,面对武功山的复杂险情,一般的救援队员难以应对。罗钦江、冯桂松、赖继坚等退役军人成为蓝天救援队的主心骨。据了解,武功山蓝天救援队有36名专业队员,其中退役军人14名,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在武功山景区共执行救援行动300余次,出动队员1800人次,解救逾2000人。
萍乡武功山景区管委会副书记陈光良告诉记者,每年有大量的驴友及少部分游客来武功山开展各种探险旅游,尤其是涉世未深,且无自救经验的大学生群体特别多。他们不走景区设定的路线,自行寻找“野路”行走,也不按景区规定在安全时间段下山,通常选择黑夜进出,以此享受他们所认为的探险刺激。近几年来,该景区平均每年遇到80余起求救事件,大部分营救重任都落在武功山蓝天救援队身上。以退役军人为骨干成员的蓝天救援队员出现在武功山景区,为景区增添了另一道风景,温暖着游客。
陈光良特别提醒热衷于探险的驴友及游客,出行前应了解天气状况,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克服侥幸心理。雨天容易引发山洪、坍塌、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应避免到山地、峡谷、水边等危险地点游玩。一旦遇到险情,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紧急避险,并及时通过电话报警求助,确保人身安全,杜绝盲目追求刺激。
本报记者童梦宁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