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为学生们捐赠书包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记者李小涛报道:良坊镇清塘村是莲花县重点贫困村,全村有52户贫困户,173名贫困人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投入扶贫资金75万余元,用于清塘村养猪场、养鸡场建设、蜜柚基地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经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四年来的齐心协力,2017年退出了贫困村行列。全村仅剩三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仅为0.25%。清塘村被评为莲花县2017年度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先进集体一等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获得2015—2017年度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荣获2015—2017年度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
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但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匮乏,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出现在脱贫之后的美丽乡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产生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留守问题”,少数贫困户一边享受着国家扶贫政策,一边好逸恶劳,甚至参与赌博;农村基础建设硬件设施完成了,村民大都住上了“别墅”,但脏乱差现象依旧存在;一些村民不敬老、不养老,自己住豪宅,父母住破旧的老房子等现象还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损害了国家扶贫政策的执行,伤害了老百姓与农村基层干部的感情,给富裕之后的美丽乡村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驻村工作队为了改变现状,打造文明和谐清塘,积极作为,不满足于百姓经济上的脱贫,更要实现精神上的“脱贫”,“立德、立行、立志”,提振勤劳致富的精气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举办敬老宴
打造教育扶贫 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驻村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努力打造教育扶贫,这也成为了清塘村扶贫工作的一个亮点。建立“清塘村心理健康服务站”;聘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心理咨询教师担任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解决心理困惑、矛盾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解惑和疏导,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养成心理健康观念。
面向清塘村的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举办了四期清塘村青少年学习班。
清塘村荣获莲花县2017年度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先进集体一等奖
开展“书香清塘”活动,引导村民阅读,开展网络学习、培训等。村农家书屋有藏书3000余册,阅览室内配备全新电脑设备10套,网络畅通。
开展教育反哺、爱心接力活动。聘请去年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爱心奖学金资助的清塘村贫困大学生4人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支教志愿者担任教师,举办“青少年学习班”,进行义务支教活动。
此外,联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每年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定期在清塘村礼堂举办暑期“三下乡”文艺演出,微心愿对接等活动,受到全体清塘村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