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坚
初夏的银河镇,河岸整齐,绿草茵茵,水韵悠悠,一派祥和景色。近年来,银河镇把生态作为最大优势,严守生态红线,留住绿水青山,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场守护碧水清流的攻坚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让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
【镜头一】在袁水河天柱岗段,巡河员肖七云正撑着小船打捞河道中的垃圾和水葫芦。自从成为巡河员后,这段1.5公里长的河道,是他的“新领地”,每隔几天便会到“领地”上巡视一番。“实行河长制以来,我们将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集中清理与平常村里保洁员常规清扫垃圾结合起来,做到经常管理。”天柱岗村党支部书记彭节升介绍说。
【解读】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把问题解决在岸上,水自然清澈。为此,银河镇重点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砂石整治、河岸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有害水生植物打捞处理行动,努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前,全镇已取缔关停12个排污口,封堵解决185个生活排污口,取缔23家非法采砂厂、砖厂,整治河道岸线4325千米,清理打捞垃圾逾23万吨。同时,在开展清河行动整治中,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在村组聘请河道保洁员、监督员,营造人人参与河道保护管理的氛围,使河道清理和督查管理实现常态化。全民治水,让清流盛景迎面而来,一幅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让每一滴污水都成资源
【镜头二】走进位于河下村的集镇污水处理厂,只见一排排污水处理池在夏日的阳光下泛着光,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随处可见,生机盎然。副镇长刘川告诉笔者:“这个污水处理厂担负着集镇内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利用。我们围绕污水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工艺流程等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处理后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可以用于灌溉,排入河里也能作为自来水水源,污水就能真正达到排放标准了。”
【解读】该镇做好污水处理的环保文章,加快整治城乡水污染,全力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加大投入,铺设污水管网1.9万余米,采用博鑫陶瓷日处理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经多道工序处理后的污水用于降尘、喷灌、洁卫等,可有效解决5000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切实保障集镇承载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真正让每一滴污水都成为资源。目前正有序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污水变清水的目标。村民易永辉兴奋地说:“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转,以后污水不会直接排放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将越来越好。”
让每一个角落都添绿意
【镜头三】在陇田村禁养区里,一台大型机械正在拆除养殖场原有的厂房。“如今,河边的两家养猪场已关闭拆除,重要污染源没了。”拆除现场不少村民表示,自从污染企业拆除后,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也解决了。这是该镇关停退养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厂的一个缩影。
【解读】该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重拳出击,重点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关停退养。按照禁养区关停要求,先后对养殖户进行走访,宣传法律法规,使养殖户能够及时了解上级文件的精神,积极配合入户登记摸底,丈量畜禽生产舍面积造册,签订养殖场关停协议。通过入户细心服务工作,禁养区内89户养殖场已全部关停拆除到位,实现养殖功能的去除,达到禁养区关停要求,改善了一度“臭气熏天”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生态红利进一步催生了生态自觉,不少养殖大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拆除养殖场,就地取材,发展生态农业。
如今的银河,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两岸翠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生态优势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