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诗,名字叫《蜂》,这首诗赞美了百花园中的蜜蜂为酿蜜而辛勤一生的高尚品格,如果说“采蜜”是蜜蜂的执着追求,那么“育人”则是一名人民教师真正的价值所在。“30年大爱坚守无悔,扎根乡村甘于奉献,帮扶济困,爱生如子……她是学生心中的好妈妈,她是老师身边的好榜样”,萍乡湘东区麻山镇中教师晏玉萍30年如一日,如春风般在乡村基础教育的百花园中播洒爱的种子,默默无闻,三尺讲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自1987年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教学生涯后,晏玉萍老师就立下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用师爱创造教育的新天地。无论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后进生”,还是心理忧郁的留守儿童,无论是想缀学打工的学生,还是视力不佳导致学习受影响的同事侄子,晏玉萍老师都一视同仁,尽心帮助。1994年,晏老师发现学生因心情抑郁而跳河自杀,顾不上寒冷,跳下河中,与同事一起将学生救上岸来,像妈妈一样,细心地照料这位学生,学生不良的心理在老师的温暖下逐渐康复,学习生活走向了正常。
“单亲妈妈、右肩锁骨粉碎性骨折肾衰第四期、双肾衰竭、接受透析手术治跪在凳子上备课、批改作业……”这其中每一个词对于一位女性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晏老师没有被命运压倒,反而将困境视为光明的钥匙,一如继往精心备课、关爱学生,以德树人,大爱无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当一声声“妈妈”从这些纯真的孩子嘴中感出时,正是晏老师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对于晏老师而言,学生的好成绩、笑容和那一声声的“妈妈”,就是这世间最好的礼物,也是她在重病面前坚守不倒的力量源泉。
是啊,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了爱,教育就荡然无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用爱呵护每一位学生,坚守一方教育乐土,用师爱铸就无悔师魂这是每一位教师应立下的诤诤誓言,师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如娟娟细流,惠泽心田;教师的榜样如一面旗帜,树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让全社会为之肃然起敬!
爱如春风,爱如潮水,爱如阳光,爱如雨露。学生的成长需要每一位教师施以精心的爱,这师爱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就是以德育人的最好形式,就是教会学生内心充满爱与善的一面镜子。
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农村、乡镇、峡谷、高原、海岛、大山,在这些地方,坚守一个学校,坚守一个教室,坚守一个班级,甚至坚守一个孩子的先进事迹已不鲜见,她们用不强壮的脊背,扛起了一代又一代乡村中国人的希望。她们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为师道、师德写下光荣的新记录,“她”、“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最美教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优秀的教师们用母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人格书写了“教育”这个大字,她们为人才培养精心付出,结下累累硕果。教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您是时代的先进者,是社会的推动者!
诚然,爱生如子、敬业奉献值得提倡和学习,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关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执着追求教育事业道路中,我们也期待看到老师们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护好乡村教育的“加油站”,永远做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心目当中最美最爱的“好妈妈”。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职称、待遇、进修等方面都是年年有变化,这不仅激发了乡村教师扎根山乡的信心,更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立足乡村教育,教育大发展,社会才有大进步。尊师重道在任何时代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在媒体对乡村教师的正面“关注”下,有社会对这位爱心和善心并举“最美教师”的尊重,有一届又一届毕业学生那一声“妈妈”的呼唤,社会正能量一定会在尊师重教的沃土上高高飘扬。
坚守凝聚力量,无私铸就辉煌,中国改革发展道路上,让我们高扬爱的旗帜,播撒善的种子,践行充满智慧而温暖的教育理念,让全社会变成“最美人间”。
[中国江西网评论员:张蕾]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