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李波、梁国省报道:近年来,上栗县针对农村在外务工党员多、年老体弱党员多、党员活动组织难、管理到位难,作用发挥难以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难等诸多问题,创新推行“三重三有(重规范、有制度,重实效、有指导,重保障、有投入)”党小组规范化建设,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让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强壮起来
上栗县现有党员1.7万余人,农村(社区)党员1.3万余人。由于党员们居住分散,在外经商务工党员多,组织活动的难度较大。
2014年,在福田镇明山村蛇丘自然村,7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群众贴心人罗水连和党小组长黎发明领着周边的几个党员组成“党小组”,经常聚在一起学习讨论,还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便民活动,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这让县委组织部的同志眼前一亮:大多数党员都有一颗赤诚的心,缺的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
2015年8月,上栗县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各乡镇党委按照“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原则,因地制宜,按15至20名党员左右的规模设置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配备一名组长,并安排一名熟悉党务工作的机关党员干部负责联系指导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党小组长待遇、党小组学习经费、活动经费等纳入基层党组织运行经费,确保党小组设置有制度、有指导、有投入。据统计,全县成立的889个村(社区)党小组中,按照地域特点,设立自然村党小组106个,网格党小组、片区党小组783个;根据产业、行业特点,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业生态开发等组织成立党小组33个;组建志愿服务型、带动创业型等功能型党小组26个。
让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很多党小组组长在家里自发建起了活动室,活动室墙上悬挂着党旗和各种规章制度,桌上摆放着活动记录台账、学习资料、党员学习笔记,书架上整齐码放着报刊书籍,虽然简陋,却充满着一种力量。
“我们村党总支有197个党员,别说召集大家过组织生活,就是发个通知都得费大半天工夫。”桐木镇湖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曾维祥曾经感慨,“现在推行党小组规范化建设以后,我们依托4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化整为零地开展学习教育,志愿服务也热火朝天,党员群众拍手称赞”。
党小组规范化建设让党员找到了归属感,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该县还创新推出“党员+”身份认领活动,8850多名村(社区)党员依据自身职业、特长以及工作便利,分别自愿认领了环境卫生维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创业创新领航员等21个不同类别的新身份,并提交书面承诺书,对履行职责进行承诺,作为党员先锋创绩“百分制”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种不拿工资的工作,无职党员们做得比谁都积极、都负责任。彭高镇彭高村党支部尚鹤岭第二党小组党员肖柏峰带头维修农田水利设施,帮助解决了周边上百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赤山镇麻田村贯树下党小组党员王勇致富不忘乡亲情,持续捐助留守儿童。上栗镇滨河社区第四党小组组长王俊长期为社区老年人、留守儿童和困难户义诊,被评为“最美萍乡人”。 “我是党员,我带头!”通过亮身份、作表率,让普通党员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为民服务热情高涨。
让党小组和组长的作用真正发挥起来
24小时有巡防队员巡逻,家长里短有人上门调解,创业有专业人员指导……这样的情况,在两年前的东源乡桥头村,很难想象。“当时刚刚接手时,村级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党员把身份揣在口袋里,村民反映强烈。”村党支部书记何凌云如是说。如今,通过推行“党小组+产业发展+农户”新路子,桥头村实现了“1+1+1>3”的叠加效应,全村已注册成立了养殖、水稻等合作社10家,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桥头村强村富民的变化,是上栗县党小组联系帮带群众的一个缩影。全县889个党小组“扎”进田间、“扎”进地头,深入到村(社区)的“神经末梢”,共同服务40余万户群众百姓,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党小组,大事不出党支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
长平乡石溪村党支部凤山片党小组长周汉君流转荒山野岭2600余亩搞生态农业种养,对接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3家,被乡亲们誉为发展致富的“领头雁”。桐木镇荆坪村准备在罗汉冲内新建一座焚烧炉,部分村民因不理解经常阻拦施工,第三党小组组长袁萍洪带领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确保了工程如期完成。为了方便群众健身娱乐,桐木村第九党小组黄长快带头做工作,让侄子把一块1300多平方米的空地建设成了村民健身活动广场。鸡冠山乡豆田村第五党小组党员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每月开展“豆田儿童手拉手读书故事会”活动。
依托党小组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现了党小组建设延伸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了哪里,党群鱼水情就体现在哪里,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局面就出现在哪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