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贫困户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记者李小涛报道:“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关心和照顾,如果不是党和政府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可能我们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早就支离破碎了。”家住莲花县闪石乡太源村1组的彭南生谈及自家的遭遇总是愁眉苦脸,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总有道不尽的感激。近年来,闪石乡把产业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光伏发电实现贫困户全覆盖,瓜果种植基地、龙虾养殖基地等一批惠及贫困户风险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增强了“造血”功能,贫困户年平均收入可实现8000元直接收入。这既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又推动了闪石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走访贫困户
闪石乡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实现村民增收,达到基地、合作社、农户三赢目标。该乡充分利用当地地域优势,将西瓜、梨、黑木耳、水稻、油菜、龙虾、蜂蜜等生态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贫困户彭南生正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
太源村党支部书记彭汉才告诉记者,太源村原本基础建设差,村集体经济薄弱,自从发展多种特色产业以来,村容村貌及贫困户纯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西瓜种植基地、龙虾养殖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等风险少、见效快的产业,让全村贫困户真正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目前,全村82户贫困户通过加入种养基地,已有6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闪石乡光伏发电产业每年都能为贫困户进行分红
今年66岁的彭南生是太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也是今年即将脱贫的对象之一。据了解,彭南生17岁时在工地上被石头砸伤了双脚,长期以来靠务农为生。他的妻子2016年身患重病,先后两次住院做手术。他的孙子2016年冬天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家人治病,他家花光了所有积蓄。彭南生坦言:“党和政府就是我们家最大的支撑,通过西瓜、梨树种植基地及龙虾养殖基地每年的分红,我家增加了几千元的收入,我孙女念幼儿园还有补助,现在看病还能报销98%,这一系列的帮扶让我们这个原本将要支离破碎的家庭已经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太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西瓜种植基地情况
今年50岁的冯志忠是闪石乡洞背村人,2010年春,他的老父亲查出患上了恶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在众多好心人与亲戚的帮助下,前后花了16万元,才把父亲的病情稳定下来,这让一直没有积蓄的冯志忠几乎陷入了绝境。2014年,冯志忠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甘心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扶贫懒汉”。他先后在武汉科技园学习养殖技术,去山东学习种植,去广西、贵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为的就是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学了一身本领后,冯志忠2016年回到家乡,在闪石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并且靠自己的努力顺利脱贫。他说,“人不能忘本,不能自私,我想让乡里的贫困户跟着我一起干,有钱大家挣,争取大家能够早日脱贫致富。”
闪石乡以“富民强乡”为发展总目标,以“党建”和“脱贫攻坚”为“两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该乡制定了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闪石乡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与8个村签订了脱贫攻坚军令状,明确了脱贫任务。帮扶干部则充分利用上门走访宣传扶贫政策,让贫困对象对号入座,自我选择脱贫措施,将“输血”转化为“造血”,通过加入合作社,股金分红,产业帮扶和技能培训,作好“传帮带”,培养贫困户造血功能,努力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