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龚婷
“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是你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毅然抉择,救人于危难之中。”“你们,让以忠信立于世胜于千金之家的先哲理念历久弥新。”“你们用大爱无声地诠释了生活真谛、演绎了人间真情。”……
6月29日上午,安源大剧院舞台大屏幕上一句句撼动人心的致敬词,让现场观众心潮澎湃,频频戳中人们的泪点,感染、感动着现场的所有观众。
当天,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18年6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萍乡举行。安源大剧院广场上,一派热闹的景象。广场两边摆放的80多名好人典型事迹展板格外引人注目。仪式在喜庆的萍乡民间传统艺术农民铜管乐、威风锣鼓、缩龙和狮舞表演中拉开序幕。当数十位身披红绶带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代表依次步入会场时,观众纷纷起立,会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专题片《萍乡,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全方位展现了萍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好人辈出的喜人景象。随后,数位“中国好人”分别分享了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感人事迹,以亲身经历诠释勇气、执着与坚守,以身边故事传递人间温情。
“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救人。”“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会这样做的。”锅底潭水库勇救落水车中乘客的见义勇为群体代表林义、卢勇,话语朴实而真诚,让人感受到英雄的壮举中蕴涵的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芒。
“婆婆和丈夫都瘫痪了,公公也老弱多病,孩子还小,这样的家庭我更不能离开。我刚嫁过来时,公公婆婆都对我很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不管他们呢?这么多年来,我一个外来的女子要撑起一个家,确实不容易,但人要懂得感恩,更要对家庭负责任。”饶小亚信守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以生命书写着“忠、孝、爱”。饶小亚说起艰难时刻数度哽咽,当致敬词响起:“生活给了你太多的风霜雨雪,你却把它们活成了春花秋月。你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你的不离不弃,为身处困厄的亲人点亮生命的航程。”现场观众不禁感动落泪,更敬佩不已。
听着声情并茂的情景诵读《第一封家信》,观众们被深深打动;当蓝天救援队已故队员邓文的妻子说起丈夫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她将自己救援服上的姓名贴更换成丈夫的姓名贴,这样就好像丈夫还在身边、还在和她一起并肩战斗于救援现场一样,观众从心底由衷地为这群无私无畏、不求回报,把一腔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珍爱的救援事业的志愿者点赞。
当主持人问诚实守信好人罗会继老人,为什么数十年来一直保管着那本朋友托付给他的房产证,并多次寻找朋友的后人时,老人的回答平静而不容置疑:“这个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我只是替他保管。”
简单平实的话语,让观众对这位诚信守诺的耄耋老人心生敬意。他身上闪烁的诚信光芒,向人们传递着“问心无愧”的自信。正如致敬词中写到的:“流年似水,情义不绝。你用三十年的光阴,守护一座老宅,更守护一座良知的城池。”
“我小时候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现在我在这里做摆渡工,孩子们就可以少走一点路了。”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最美渡工”郭罗恩话语不多,他只是像大屏幕上他的事迹宣传片中一样朴实地笑着。而情景朗诵《老郭和他的那条渡船》,生动地再现了这位放着赚钱的小老板不当,在坪村水库风里来雨里去,为村民摆渡的好人故事;再现了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14年初心不改,在一湖碧波间殷勤看护孩子们的场景。那份默默无闻的坚守,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让现场充满温馨。
总有一股力量,温暖人间;总有一股暖流,感人心脾。一件件感人事迹,点亮着崇德向善的道德明灯,向社会传递人间大爱。点滴的凡人善举,凝聚道德的力量,汇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洪流。
发布仪式结束后,在现场观看的10岁小朋友谭雅涵说:“这些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的事迹太感人了!我几次都掉眼泪了。将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好人。”雅涵妈妈告诉记者,她是特意带孩子来参加发布仪式的:“让孩子感受一下这种崇德向善的氛围,让她懂得,诚实守信、帮助他人是一种可敬的行为,希望她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好人。”
和单位同事一同来参加发布仪式的饶女士也表示:“非常感动,很受感染。尤其是蓝天救援队邓文的妻子说的那番话,让我感动落泪。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平凡的好人,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做好人,做好事。”
压题照内容为6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江西·萍乡)现场交流活动会场。
(记者唐念东摄)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