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的洗礼,使莲花县不仅拥有许多红色革命旧址,还留下诸多红色经典故事,积淀了厚重的红色资源。莲花县探索建立村级红色陈列室,将当地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革命故事和先烈事迹,以图片、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并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固定课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记忆。红色陈列室的建成,让广大农村党员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学习教育。唤醒红色文化,记忆红色乡愁,让村级红色陈列室成为村民们缅怀先烈、追忆先贤的场所,这样传承红色基因更具厚度和深度。
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性教育。莲花的红色历史和先进人物事迹让人震撼,当地党委政府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上确实费了心思,形式上结合过去与当前,体现了时空的延续,不但整理了地方的革命史料,也为丰富党史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历史意义重大。这样的村级红色陈列室让人深受教育,很有现实意义。如今,在莲花县建立“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的刘仁堪其事迹陈列室、贺云卿事迹陈列室等村级红色陈列室近100个,实行工作日定期开放、重大活动随时开放、节假日全面开放;特别是在“七一”等特殊的日子,还会开展党史教育日、“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像这样,在村一级铺开建设红色陈列室在全国范围内也为数不多,同时在红色布展与旅游发展的结合、用革命传统助推地方发展等方面做法,很具示范性及推广性。最重要的是村级红色陈列室的建立,使广大党员群众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前参加党性教育活动要跑到外面去,如今村里建起了陈列室,将红色教育送到了家,而且这些陈列室记录的内容都是当地祖辈亲身经历过的,让其有一种亲切感,很直观容易接受、影响感染,也更有现实教育作用,让当地党员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更有方向了。村级红色陈列室成为新时期群众受教育、党员强党性的主阵地,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今天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正能量。不仅在莲花县,其实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处处都有英雄的故事、红色的印记。红土地孕育了红色基因,江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增添强大动力。正如鹿心社书记所强调的,“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的甘祖昌精神应该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我们都来弘扬甘祖昌精神,学习龚全珍优秀品质,践行这四句话,就没有做不好的事。龚全珍就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实践者。我们不仅要为拥有光荣革命传统而自豪,更要为传承红色基因而不懈努力。要以甘祖昌、龚全珍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标杆,把党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为民的情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感恩之心、以奋进之势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实效和质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让人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当前,江西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坚持把优良传统弘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奋力续写江西这片红土地的时代荣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文/陈江华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012]0135-00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 | ||
![]() |